香港东南海杯足球赛,香港足球联赛南华
1.李惠堂的足球水平怎么样?为什么称他为世界球王?
2.叶鸿辉的介绍
3.穗粤足球文化
4.香港银牌赛是项什么赛事?
5.世界球王李惠堂简介!
6.中国足球第一人是谁?
李惠堂,字光梁,号鲁卫,1905年出生于香港。其父李浩如,系广东省五华县人。李惠堂4岁那年,随母亲回到家乡五华县锡坑乡老楼村居住。在那里,这个天性喜爱足球的孩子,把家门口的狗洞当成了练习射门的目标。由于家境贫寒,买不起足球,他只好用柚子当球光着脚丫子苦练,上学和放学回家的路上都盘球走路,这不仅磨练了他的意志而且提高了带球技术。经过几年的锻炼,他的身体日见壮实,球技过人。
10岁左右,李惠堂回到香港。 1921年考入足球运动比较普及的皇仁书院,接受了比较系统的足球训练。
1922年,年仅17岁的李惠堂被选入香港最有名气的足球劲旅--南华队,出任主力前锋。他身高1.82米,速度快,动作敏捷,控球技术尤为出色。球在他的脚下,对方两三个人围上去也难以抢走。他的射门技术更是令人叫绝,不管什么位置、什么角度,他都能左右开弓,球出如矢,力拔千钧。他的倒地卧射更是一大绝招。
1922年夏天,李惠堂代表南华队参加香港甲级足球联赛,出任左内锋,因其球艺娴熟刁钻,出神入化,常有惊人之举,香港球迷称之为"球怪"。
1923年5月,李惠堂第一次代表中国足球队参加日本大阪举行的第六届远东运动会,中国队获冠军。18岁的李惠堂在4场比赛中初露锋芒,名声大振。从此开始了他献身足球的光荣生涯。
同年8月,李惠堂随南华远征澳大利亚,与全澳冠军新南威尔士队交锋。开场仅5分钟李惠堂就梅开二度,这场比赛他一人独中三元,轰动了整个澳州。澳州当局专门授予他金质奖章。香港当地报刊以特大号标题,称李惠堂为"球王",并有"万人声里叫球王,碧眼紫髯也颂扬"的诗句。
20年代的上海,足球命运完全操纵在外国人手里。1925年,年轻的李惠堂怀着强烈的爱国热忱,与自己青梅竹马的邻居廖月英从香港来到上海,决心要与外国球队较量。
李惠堂在上海期间,正值自己足球技艺的巅峰状态,由于球艺出众,22岁即被上海复旦大学足球队聘为教练。随后,又参加上海乐华足球队,战绩显赫。1926年,李惠堂率乐华足球队参加上海举行的"史考托杯"足球赛,以4∶1的悬殊比分大胜蝉联9届冠军的英国猎克斯队,首开上海华人足球队击败外国球队的记录,使李惠堂在绿茵场上的威望大增。洗雪了"东亚病夫"的耻辱,为中国人民出了气,为中华民族争了光。
1927年,李惠堂所在的球队如日中天,相继荣获西联甲组联赛、首届高级杯赛和中联甲组联赛的冠军,李惠堂成为大名鼎鼎的"一代球王"。同年,李惠堂率乐华队在远征东南亚国家中,屡建奇功,特别是率队出战菲律宾,战绩彪炳,载誉而归。
20世纪20年代,在我国流传着这样一句话:"看戏要看梅兰芳,看球要看李惠堂。"在旧中国,一位足球明星能够和京剧大师梅兰芳的名字相提并论,确实超乎寻常。可见他以顽强的拼搏,高超的球艺,赢得了人们的尊敬与喜爱。
李惠堂球风正派,脚下功夫深。一次,他在与英国海军球队比赛时,球刚过中线,就拔脚怒射,球竟穿过好几个英国选手的人丛像精确制导的导弹一样钻进网窝。还有一次与西人联队对阵,他一人从后场盘球,接连晃过四五个前来阻截的对手,一直把球带到对方禁区,从容起脚,把球攻入门里。这种球艺堪与马休斯、贝利和马拉多纳相媲美。
李惠堂为国家队做出了突出的贡献。1923年入选中国队,分别于1923、1925、1930、1934年参加了第六届、第七届、第九届和第十届远东运动会足球赛,4次都为中国队夺得冠军。
李惠堂1931年返回香港,加入南华足球队并担任队长。1931年,国际奥委会承认"中华全国体育协进会"为国际奥委会会员,使我国体育健儿有机会与其他国家的足球运动员进行切磋、交流。
由于当时的国民党政府财力困难,1936年为参加柏林奥运会足球赛,李惠堂和足球队只能自筹资金,提前两个多月出发,靠沿途比赛的门票收入作为参加奥运会的费用。李惠堂和队友沿途进行了27场比赛,取得了23胜4平的战绩。他们省吃俭用,一路风靖系桨亓帧5?捎谝宦氛髡剑?蛟币哑1共豢埃?桨略嘶岜热?保比2负于英格兰队,首轮即遭淘汰。
1939年,李惠堂随香港南华队远征南洋,在和马来西亚槟城联军队的首战中,南华队以11∶0大胜。在这场比赛当中,35岁的李惠堂雄姿依旧,频频带球过人开弓劲射,独入7球。一次,在和一支外国队的比赛中,李惠堂一记强有力的劲射,正中"洋将"守门员怀中。守门员收腹不及,顿时倒跪在地。
香港沦陷后,李惠堂不愿做亡国奴,于1941年以借到澳门比赛之机,辗转回到内地。他与家乡人组建了五华足球队。在家门口贴上了一幅对联:"认认真真抗战,随随便便过年。"
1942年,李惠堂到梅县与强民队对垒,结果以1∶3"礼让"强民。第二年,李惠堂邀请香港甲组高手,以"航建队"名义,与强民队比赛。通过这两次比赛,对"足球之乡"梅县的足球运动起了一定的推动作用。尔后,李惠堂到桂林组织广东足球队,参加所谓四省"元首杯"足球赛。他先后在重庆、成都、自贡等地作表演赛和义赛,筹集款项,救济战孤、难民,支持抗日救国。
1947年,李惠堂已经45岁,他在香港参加埠际赛(沪港杯赛的前身),他射出的一个点球被扑中,这场比赛是他的"挂靴之战"。
1948年李惠堂作为教练率中国足球队参加第十四届奥运会足球赛,同年获国际足联国际裁判证书,成为中国第一位获得国际裁判资格的人。1954、1955年率中国台北队夺得第二届、第三届亚运会足球赛冠军。
1954年李惠堂当选为亚洲足球联合会秘书长。1965年,他当选为国际足联副主席,成为在国际足联获得最高职务的中国人。
1966年李惠堂担任亚洲足球协会和世界足球协会的副会长,在世界足坛享有很高的威望。1976年在联邦德国足球杂志组织的评选活动中,他被评为世界五大球王之一。
1979年7月李惠堂因病在香港去世,享年74岁。
李惠堂的足球水平怎么样?为什么称他为世界球王?
外国归化:
法图斯·拜斯(Festus Baise,1980年4月11日-)一般称作法图斯,出生於尼日利亚,加纳裔香港职业足球员,司职中坚及防守中场,效力於香港超级联赛球队东方。法图斯曾经两度入选香港足球明星选举最佳11人。
基蓝马(全名桑恩·查古斯·基蓝马,英语:Jean-Jacques Kilama,1985年10月13日-),喀麦隆裔香港职业足球员,司职後卫,效力於香港超级联赛东方沙龙。
约拿芬·积·施利(英语:Jonathan Jack Sealy,1987年5月4日-)通称积施利(英语:Jack Sealy),英国裔香港足球运动员,司职右中场,效力於香港超级联赛南华足球队。於2011年12月28日举行的省港杯足球赛首次代表香港足球代表队上阵。
聂凌峰(Andy N?gelein,1981年10月5日-),出生於香港,香港及德国混血儿,香港足球运动员,司职防守中场,亦可串演中坚,效力於香港超级联赛球队东方。
曾经有中国传媒音译聂凌峰为安迪·内格雷恩,惟其香港身份证上的官方汉字姓名[1]是聂凌峰,深圳红钻亦使用此姓名。
高梵·卡里卡利(英语:Godfred Karikari,1985年3月11日-),生於加纳,加纳裔香港职业足球员。於2012年6月1日对新加坡一役,高梵首次代表香港足球代表队上阵。
安基斯(Christian Kwesi Annan,1978年5月3日-),加纳裔香港职业足球员,司职前锋,效力於香港超级足球联赛球队杰志,於2014年2月首度入选香港足球代表队。
麦基(英语:Jaimes Anthony McKee,全名音译占美斯·安东尼·麦基,1987年4月14日-),英国裔香港职业足球员,香港大学运动科学系学士,司职右翼或者前锋,现时效力於香港超级足球联赛球会太阳飞马。麦基於2011年12月28日举行的省港杯足球赛首次代表香港足球代表队上阵。
中国来港
王振鹏(Wang Zhenpeng,1984年5月5日-),香港职业足球员,司职守门员,於2005年来到香港加盟香港甲组足球联赛球队杰志。
鞠盈智(Ju Yingzhi,1987年7月24日-),生於中国大连,香港足球运动员,司职进攻中场,现时效力於香港超级联赛球队东方。
徐德帅(英文:Xu Deshuai,1987年7月13日-),香港职业足球员,司职中场,香港足球代表队成员,现时效力於香港超级足球联赛球会东方。
黄洋(Huang Yang,1983年10月19日-),生於中国上海,香港职业足球员,於香港理工大学国际供应链学士毕业,於2013年起在香港中文大学修读运动医学硕士学位,司职防守中场,於2011年加盟香港甲组足球联赛足球队杰志;於2012年2月29日首次代表香港足球代表队。
白鹤(拉丁字母:Bai He,1983年11月19日-),生於河北保定,香港足球运动员,司职防守中场或者中坚,曾经效力香港甲组足球联赛,香港足球代表队成员。现时效力於中国足球超级联赛球队石家庄永昌。
叶鸿辉的介绍
“看戏要看梅兰芳,看球要看李惠堂”——这是三十年代在上海流传的一句话。要知道,在旧中国,一位体坛人物能和京剧大师梅兰芳的名字相提并论,确实非凡。
李惠堂在长达25年的足球生涯中,确实给中国足球带来了浓重的一笔。17岁,李惠堂入选了当时香港最有名气的足球劲旅南华队,出任主力前锋。1923年,李惠堂第一次代表中国队参加了在日本大阪举行的第六届远东运动会,帮助中国队获得冠军。
需要在这里特别说一下的是,远东运动会从1913年开始举办,每2两年举行一次,按菲律宾、中国、日本的顺序,轮值主办。在李惠堂25年 历史 的10届竞赛中,中国足球连得9届冠军,李惠堂参与了其中4届,是夺冠的重要功臣。
值得一提的是,1931年,国际奥委会承认“中华全国 体育 协进会”为国际奥委会会员,这也使得我国 体育 健儿有机会与其他国家的足球运动员切磋、交流。不过,由于当时的政府财力困难,1936年为参加柏林奥运会足球比赛,李惠堂和足球队只能自筹资金,提前两个多月处罚,靠沿途比赛的门票首付作为参加奥运会的费用。据说,在此期间,李惠堂和他的队友沿途大了27场比赛,取得了23胜4平的战绩。由于一路征战,到了奥运会比赛时,他们0比2输给了英国国奥队,首轮即被淘汰。
1948年,李惠堂作为教练率领中国足球对参加了第十四届奥运会足球赛,同时还获得了国际足联国际裁判证书,成为了中国第一位获得国际裁判资格的人。1954、1955年率领中国台北队夺得第二届、第三届亚运会足球赛冠军。
1965年,他当选为国际足联副主席,成为在国际足联获得最高职务的中国人。1966年李惠堂担任亚洲足球联合会和国际足球联合会副主席,在世界足坛享有很高的威望。
不得不承认李惠堂取得的成就,以及他对中国足球做出的贡献,这得铭记。但说李惠堂是世界球王,确实有点过。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称呼出现,是因为一则新闻引发的,“1976年,8月13日,联邦德国《环球足球杂志》组织世界球王评比活动,李惠堂同来自巴西的贝利、德国的贝肯鲍尔、阿根廷的迪斯蒂法诺、匈牙利的普斯卡什一起被评为‘世界五大球王’。”不过,可惜的是,从来没有人能找到这家《环球足球杂志》。
其实,理性分析一下就知道,李惠堂没有踢过职业联赛,没有参加过世界杯,只有1936年参加奥运会的惨痛经历。他所称雄的远东运动会,一共就中、日、菲三国参加。李惠堂平常参加的比赛对手基本都是业余队,与国外交手的对手基本也是。当然,在FIFA历次评选世界x大球星,从来没有李惠堂,连前一百都进不去,德国凭什么把李惠堂拉进前五名?
此外,还有新闻表示,亚足联在1928年发给李惠堂亚洲球王的称号,不过,亚足联是1954年才成立的。
当然,李惠堂是一名出色的运动员,是一个爱国者,还是当年远东运动会最牛逼的球星,这几条就够所有人尊敬他了,至于世界五大球王的称号,还是别乱扣在李惠堂头上了。
李惠堂,1905年出生于香港,祖籍广东梅州。据相关资料称,李惠堂4岁回到梅州居住,酷爱足球,10岁回到香港后接受较为正规的足球训练。1976年联邦德国一家权威性的足球杂志曾组织过一次评选活动,将中国的李惠堂与巴西的贝利、德国的贝肯鲍尔、阿根廷的斯蒂法诺和匈牙利的普斯卡什并列评为“世界五大球王”。作为职业球员,李惠堂效力时间最长的就是香港南华队,当然由于局势动乱,李惠堂的生活也可谓颠沛流离。他颠簸与大陆和香港之间,用自己最大努力为国家和民族抗争。在上世纪20年代的上海曾有一句话叫做“看戏要看梅兰芳,看球要看李惠堂”,这也一定程度上说明了李惠堂当年已经名声大噪。即便如此,李惠堂能否达到贝利、贝肯鲍尔等球星的水平,也确实比较让人怀疑。首先,当时无论是内地还是香港,足球水平和普及度普遍不高,没有高水平的职业联赛,所以李惠堂很可能是鹤立鸡群的感觉,让人们过于崇拜。另外,但是的媒体并不发达,影响资料更不多,大部分消息都基本是口口相传,所以大家添油加醋的机会就更大了。更为重要的是,李惠堂除了带领中国队参加过东亚运动会,或者代表俱乐部参加一些亚洲和澳洲俱乐部比赛外,他基本没有参加过国际大赛,也没有在高水平的对手面前证明自己。所以说,李惠堂的水平应该达不到世界球王标准,如果说中国球王那应该没有问题。
李惠堂于1905年9月18日出生于香港。他天性喜欢足球——从4岁开始他就把自家狗洞当成射门的目标练习。那个年代足球在中国还是一件稀罕物品,由于李惠堂长期练球以致于最终把球踢坏了,于是就从家门口的柚子树上摘下柚子当球踢。等到树上的柚子都被摘完后他又用布巾扎成布团当作皮球练习。
1921年李惠堂考入香港最早的官立中学——皇仁书院。皇仁书院作为香港最早的官立中学基本是按当时西式新学的模式建立起来的,和中国传统的书院不同:皇仁书院对学生的 体育 运动比较重视,而足球恰恰是皇仁书院比较流行的运动项目之一,正是在这里李惠堂开始接受正式系统的足球训练。一次他在与英国海军球队比赛时球刚过中线就拔脚劲射,球竟穿过好几个英国选手的人丛硬是入网。他还曾经一人从后场盘球,接连晃过四五个前来阻截的对手,一直把球带到对方禁区,从容起脚把球攻入门里。
1922年17岁的李惠堂入选香港南华队,1922年夏他开始代表南华队参加香港甲级足球联赛。由于他球艺娴熟刁钻,出神入化,常有惊人之举,因此得了一个”球怪“的称号。1923年5月李惠堂迎来了他人生的转折——从这一年起他开始代表中国球队参与国际比赛:他参加的第一次国际比赛是在日本大阪举行的第六届远东运动会,在这场运动会上中国队成功夺冠,而李惠堂本人也因此名声大噪,这年他只有18岁。在远东运动会结束3个月后他随南华队前往澳大利亚与全澳冠军新南威尔士队交锋,开场仅仅5分钟李惠堂就梅开二度,最终他在这场比赛中一人独中三元。赛后澳洲当局专门授予了他一枚金质奖章,香港媒体则开始称他为球王并为他赋诗道”万人声里叫球王,碧眼紫髯也颂扬"。
1925年李惠堂从香港来到上海,决心同外国球队较量一番。次年由他率领的上海乐华足球队参加上海举行的"史考托杯"足球赛并以4 1的悬殊比分大胜蝉联9届冠军的英国猎克斯队。由于这是上海华人球队有史以来首次战胜外国球队,一时间顶在国人头上的“东亚病夫”的耻辱终于被洗雪。与此同时当时的中国开始流行一句话"看戏要看梅兰芳,看球要看李惠堂",李惠堂和和京剧大师梅兰芳成为了这一时期活跃在中国大众视线的偶像级人物。他在入选中国国家队后4次为中国队赢得远东运动会足球赛的冠军,当然必须指出的是这时的远东运动会足球赛只有三四个国家参赛。
1931年国际奥委会承认"中华全国 体育 协进会"为国际奥委会会员,这意味着中国的 体育 健儿们可以有更多的机会同世界各国运动员们同台竞技、切磋交流。遗憾的是尽管获得了国际奥委会的认可,然而 体育 却不可能真正完全独立于政治经济而存在:当时的中国内忧外患, 体育 事业成了被遗忘的边缘化角色。1936年中国的足球健儿终于获得了参加柏林奥运会的资格,却被告知政府无力负担他们出国比赛的经费,无奈之下的李惠堂和队员们一起自筹资金——他们一路走来不断参加沿途各种比赛,靠门票收入充当路费。一路上他们参与了27场比赛,取得了23胜4平的战绩。遗憾的是当他们风尘仆仆赶到柏林后却以0比2负于英国国奥队,首轮即遭淘汰。
奥运会的失利并没使李惠堂就此消沉下去——1939年他随香港南华队远征南洋,在和马来西亚槟城联军队的首战中南华队以11 0大胜。在这场比赛当中35岁的李惠堂雄姿依旧,频频带球过人开弓劲射,独中7球。1941年12月7日爆发了日军偷袭美国海军太平洋基地珍珠港的时间,随即日本对美、英宣战,19日日军攻入香港,此后直到1945年日本战败投降为止这段时间香港沦陷于日军之手。这时的李惠堂恰巧在澳门比赛,随即他辗转返回内地与家乡人组建了五华足球队。由于抗战的爆发李惠堂的国际足球比赛生涯被打断,此后他在重庆、成都、自贡等地作表演赛以筹集经费支援抗战和救助难民、遗孤。抗战胜利后的1947年李惠堂参加了他的挂靴之战,不过这年已42岁的李惠堂在战胜众多对手后最终没能战胜身体的衰老,在这场比赛中他表现平平:他雄姿英发时为中国足球事业做出了杰出贡献,他宝刀未老时却被残酷的战争打断,如今他和任何人一样终究是会老的。此后的李惠堂转而从事教练、裁判等工作,再没作为球员踏上赛场。
至此我们可以盘点一下他一生的进球总数了:一共是1860个,要知道迄今为止在世界足球运动史上进球数量上千个的除李惠堂之外,只有巴西的里登雷克、德国球星盖德穆勒、球王贝利以及独狼罗马里奥四人而已。1976年联邦德国一家权威性的足球杂志曾组织过一次评选活动:将中国的李惠堂与巴西的贝利、德国的贝肯鲍尔、阿根廷的斯蒂法诺和匈牙利的普斯卡什并列评为“世界五大球王”。李惠堂为他自己和中国挣得的荣誉还不仅止于此:抗战时期他在重庆担任青年军 体育 委员会常委兼 体育 总教官,被授予少将军衔。1948年退出球员生涯的李惠堂获得了亚足联的裁判员证书,他成为中国首位国际级裁判。1950年代他执教的中华台北队收夺了第二、三届亚运会冠军。1954年他当选亚足联秘书长,1965年当选国际足联副主席,这是中国人在国际足联所担任过的最高职位。1979年74岁的一代球王在香港病逝,在辞世之前他为中国足球留下了《足球经》、《球圃菜根集》等理论著作。
您好!朋友,很高兴能回答您的问题。
李惠堂,中国近代史最著名、最出色的足球运动员,他的足球水平如何?我可以这么说吧!绝对顶级,而且这个顶级不仅仅是在亚洲范围内,而是在世界范围内来说的,我来举几个例子来说明:
一、1976年,德国权威足球杂志将中国的李惠堂、巴西的贝利、德国的贝肯鲍尔、阿根廷的斯蒂法诺和匈牙利的普斯卡什并列评为“世界五大球王”。
二、1923年5月,李惠堂第一次代表中国足球队参加日本大阪举行的第六届远东运动会,中国队获冠军。18岁的李惠堂在4场比赛中初露锋芒,名声大振。从此开始了他献身足球的光荣生涯。 同年8月,李惠堂随南华去澳大利亚,与全澳冠军新南威尔士队交锋。开场仅5分钟李惠堂就梅开二度,这场比赛他一人独中三元,澳州当局专门授予他金质奖章。香港当地报刊以特大号标题,称李惠堂为"球王",并有"万人声里叫球王,碧眼紫髯也颂扬"的诗句。
三、1923年入选中国队,分别于1923、1925、1930、1934年参加了第六届、第七届、第九届和第十届远东运动会足球赛,4次都为中国队夺得冠军。
四、李惠堂一生共射进1860个球(也有说射进超过2000球以上,咱低调点),与巴西的里登雷克、德国球星盖德穆勒、球王贝利以及独狼罗马里奥是迄今世界上进球逾千个的五大巨星。
五、李惠堂终其一生获得过包括“亚洲球王”在内的50多个荣誉称号和120多枚奖章。
六、当时在他踢球那个年代,中国流传一句话:"看戏要看梅兰芳,看球要看李惠堂。"在旧中国,一位足球明星能够和京剧大师梅兰芳的名字相提并论,确实超乎寻常。
七、我感觉最重要的一点是,球王李惠堂使中国人摆脱“东亚病夫”之名,李惠堂拒绝为汪精卫效劳,多次足球义赛筹款抗日。在那个多灾多难的 社会 里,他打了一百多场义赛,收入全部捐给救灾,慰劳伤兵、孤儿等之用,更留下“海角归来奔国难,名成献艺赛频频”的诗句。
以上几点不知道能不能回答您的问题。希望更多的足球运动员可以看到李惠堂的事迹,如果他可以,我想请问,为什么你们就不行?,努力吧,希望中国足球早日冲出亚洲,走向世界,涌现更多的李惠堂一样的有血性、有良知、报效祖国的优秀运动员!
除了中国人自己的各种文字描述之外,目前似乎并没有找到什么证据证明所谓“五大球王”的传言。说他是五大球王之一,基本上来自这条国产新闻:“1976年8月13日,联邦德国《环球足球杂志》组织世界球王评比活动,李惠堂同来自巴西的贝利、德国的贝肯鲍尔、阿根廷的迪斯蒂法诺、匈牙利的普斯卡什一起被评为“世界五大球王”。”
三四十年代的球王
大家都回答的很明确了,就不再说这个问题了,不过让我想到另外一件事。
李小龙,全世界最能打的人。
李惠堂没踢过任何一场职业联赛,不可能被评为球王。
但是,李小龙没打过任何一场职业比赛,却被称为全世界最能打的人。
在那个烽火连天,战云密布的旧 社会 ……要想找到多少李惠堂踢球资料确实是非常不易,大部分人都是朝不保夕、艰难度日。大陆是主战场,基本处于水深火热当中,所以李惠堂后来去香港打出了名堂,而香港联赛在当时的亚洲确实是第一流的(现在香港很多球会比如南华都是一百多年 历史 ,大陆根本没得比),很多亚洲国家都没有联赛,所以李惠堂是亚洲第一流球王不出奇……不管怎样,能为了国家出力,赢小日本,赢外国人……甚至通过比赛自筹经费去奥运会,那真是难能可贵的,我们看看时代背景就知道有多艰难,他值得给予掌声!
这和中国某些傻孩吹穆铁柱 历史 第一中锋一样的道理,因为对于现状不满而神化一批比较远年代,难以考证的球员的实力和身体素质来达到自我安慰,自我陶醉的目的。而这些人传达下来的真正宝贵的精神传承如艰苦不懈,自豪自强等品质却被搁置到一边,这叫舍本逐末。
穗粤足球文化
叶鸿辉(Yapp Hung Fai,1990年3月21日-),香港足球运动员,司职门将。先后效力于香港09、华家堡、东方、天水围飞马、南华等球队,现时效力于香港超级联赛球队1东方2,是香港夺得东亚运动会足球金牌的主要功臣之一。
香港银牌赛是项什么赛事?
谢育新,1968年10月12日生于广东 兴宁, 前国足足球队中场组织核心,矮脚虎之一但是技术出众号称跑不死。,兴宁在上世纪的七八十年代里 体育 健将人才济济,共为中国足球贡献了六位国脚,分别为蔡锦标、郭亿军、张小文、伍文兵、谢育新,再加上一位女国脚吴伟英。此外,兴宁还出现过一位国青队的门将罗庆。
19岁前往 荷兰兹瓦鲁俱乐部进行了为期5个月的试训。也是国内第一人留洋。
1979年进入兴宁县业余体校足球班训练,1980年进入广东少年队,1985年进入国家少年队,1986年进入国家青年队,1987年进入国家队, 1997年退出国家队。1996年至2001年先后在广州松日队、广东宏远队、沈阳海狮队效力。2001年8月退役后曾任东莞东城队、湖南湘军队、西藏惠通队、广州富力预备队主教练。2016年底回家乡办足球俱乐部培育新苗。2017年带领西藏城投队冲甲成功,2018年出任陕西中乙球队大秦之水主教练。
1988年获亚洲杯第二名,1989年获第六届全运会冠军,1995年获广东十佳运动员,1997年获第八届全运会第二名;2009年获得广东足球60年十大最受欢迎球员之一,并获得荣誉奖。2016年在我市举行的梅州市纪念誉为“足球之乡”60周年的活动上,获评突出贡献足球运动员。
人生黑色三分钟
1989年,高丰文率中国队第四次向世界杯发起冲击,遭遇两个“黑色3分钟”,断送了中国队的好开局和出线的梦想。同年世界杯对战阿联酋的比赛中,1 0的领先情况下被对手三分钟内连进两球。对战卡塔尔同遭厄运对手反超导致遗憾出局。从此慢慢沉寂。
职业生涯没有特别最高荣誉但也是足球界职业典范楷模之一。
郭亿军在1985夺得第十三届世界大学生运动会第三名,1987年第六届全运会冠军,1988年代表国家队首次获得奥运会出线权。1998年后,曾带队获得全国U23男子足球联赛第四名、全国U19男子足球冬季联赛第二名、第十一届全国运动会乙组第四名等。2009年获得广东足球60年荣誉奖,2016年在我市举行的梅州市纪念誉为“足球之乡”60周年的活动上,获评突出贡献足球运动员。
也是足球界职业典范楷模之一
容志行生于1948年7月30日广东台山,全国“志行风格”开创者, 1972年被选入中国国家足球队。在中国队曾经担任边锋、前卫、中锋等位置。头脑清楚,反应迅速,足球意识好,技术全面、娴熟,脚法精良,控球能力强,传球及时准确,射门有力,善于带球过人,既能个人突破、又能带动全队整体攻防,主要踢前卫、中锋和左边锋位置,是广东队和国家队的核心队员。当时全能球员
1966年遭遇文革打击不得不提前挂鞋。1968年再次被 陈汉麟教练选入广东队进入人生巅峰,
1980年获运动健将称号。1979年、1980年、
1981年连续三年被评为全国十名最佳运动员之一。
1980年第二十二届奥运会预选赛和第十二届世界杯亚大区预选赛,被评为世界杯预选赛亚大区第四组的“最佳进攻队员”。
1981年获国家体委颁发的 体育 运动荣誉奖章。
1984年被评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三十五年来杰出运动员之一。
2019年被评为广东足球70年十大杰出男球员之一。
也是 中国 体育 界唯一用个人名字命名的精神“志行风格”勤勤恳恳,任劳任怨,刻苦训练,技术出众,从不做粗野动作,不报复对方球员,不与裁判争执,不乱吐唾沫……直到今天,“志行风格”仍被称颂。(人称足球界圣人)当年胡锦涛亲自接见。
罗荣满出生于1926年, 广州足坛“教父”的美誉 得意弟子:古广明、黄军伟、陈玉良、吴育华、吴群立、赵达裕、吴方、李超波、刘均洪等这些曾经活跃在广东足坛的中生代教练
罗指导的伯乐之才一向被人称颂。当年身高仅1.60米的赵达裕差点踢不上球,但是识才的罗指导坚持把他留在了广州队并委以重任,才使“矮脚虎”赵达裕在中国足坛大放异彩。吴群立也曾因身材单薄沦落到广州工人队踢街头足球,又是罗荣满从街头把他请回,当时已经24岁的吴群立才有机会大器晚成,成为国家队的队长。
在上世纪90年代初退出一线队以后,罗指导仍然活跃在广州足坛,除在电视台出任评球嘉宾外,在1998年和2001年两度出山担任广州队的技术顾问。
2003年10月23日凌晨4时40分肺癌,77岁的罗荣满走完了人生最后一段历程,在广州逝世。老人走得有点突然。
1954年,蔡锦标出生于广东省梅州市兴宁县。司职盯人中卫,是70年代末80年代初国家队主力中卫。 曾任广东省女子 足球 队主 教练 ,是 兴宁县 体委上送人才中的第一个 运动健将 。从小在兴宁的 业余体校 接受足球训练,1973年入选广东青年队。1974年被 苏永舜 相中入选一队,1975年即成为 后防主力 ,与老将梁德成一起镇守中路,为广东队夺1975年三运会 冠军 立下功劳。1976年入选 国家队 ,至上世纪80年代初一直是国家队 主力中卫 。广东队于1979年夺得全国甲级联赛 冠军 时,蔡锦标屡次上演助攻 头球 的好戏。最 经典 的一战是在对山东队(四运会广东负于山东)的复仇战中曾连进2个 头球 。上世纪90年代蔡锦标定居 美国 经商。
身高1.77米,头脑冷静,判断准确,抢截凶狠,作风泼辣,防守稳健,弹跳力好,善用 头球 ,有“钢头”之誉称。
曾代表广东省 足球 队和 中国足球队 ,出访 香港 、 日本 、 泰国 、 伊朗 、 新加坡 、 菲律宾 、 科威特 、 喀麦隆 、 美国 等国,国内外享有一定声誉,他曾代表中国队参加第六届 亚洲 杯男子足球比赛,荣获第三名;代表广东队参加 第三届全运会 ,荣获 冠军 。
1952年3月6日生广州,足坛名宿,著名足球教练,最骄傲的事情是在20世纪70年代就代表中国队出国比赛,20岁时就代表八一队就拿到了全国足球联赛冠军。陈亦明是南派足球的代表人物。结束在甘肃天马队的总经理职务后,陈亦明消失于中国足坛新闻报道中。
影响中经常出现体台直播赛季英超欧冠。
1973年入选八一队,1979年回到广州后加盟广州部队足球队,1982年退役。
1984年开始其教练生涯,1994年、1995年任广东宏远队主教练,随后在甲B球队重庆红岩和成都五牛队执教,1998年执教甲B球队重庆红岩队获得当年联赛第三,2000年执教成都五牛,在输给广州太阳神队之后下课。后来,陈亦明一度出任甘肃天马的总经理,但在2002年下课。
1995年,陈亦明创造了中国足坛的转会奇迹,他以42万元买进了马明宇,45万元买进了黎兵,实现了转会市场的“招兵买马”。在当年联赛结束之后,他所在的广东宏远名列第四。广东宏远在1996年联赛中成绩不佳,他也就此走下了神坛。
1998年,在一场焦点之战中,本来有望冲进甲A的红岩队0:4输给了保级球队云南红塔。之后,中国足协判定此场比赛为“消极比赛”,并且吊销了陈亦明的高级职业教练证书。
作为著名足球教练,也是一名著名的俱乐部经理,他还是中国足坛的语言大师。有人认为他是继是年维泗之后中国足球口才最佳的教练。“一切尽在不言中”、“中国足球没有黑哨,只有红哨!”(黑哨事件 对他影响很大)
谭江柏(1911年11月27日―2006年3月16日),生于广州,2006年3月16日病逝。外号“谭铜头”,是中华民国在1930年代的国家代表队成员,曾于1936年代表中国队前往当时德国的首都柏林参加奥运足球赛(二战期间)。之后在香港曾效力东方甲组足球队,为香港著名歌星谭咏麟的父亲。获2003年第26届香港最佳足球明星选举的“球坛荣誉大奖”。
谭江柏1927年加盟香港足球甲级联赛著名球队南华青年军,出道初期司职前锋。1928-29年度赛季,于香港会球场举行对皇后陆军的一场甲组联赛,由于南华左辅刘茂缺阵,谭江柏临时顶上,首次在甲组亮相即射入2球,协助南华以2-1胜出,赛后有英文报张大赞他是“新李惠堂”。
1930年曾加盟广州警察队,并改踢左后卫,之后返港重投母会南华成为首发左后卫。谭江柏身高5尺10吋,身材标准,独颈部特别粗大,跳得高又顶得远,头球技术为当时全国第一,故有“谭铜头”外号。球王李惠堂曾称赞他:“能卫能锋,陷阵则敌方辟易,防卫则一夫当关,浑身解数,件件皆能。”。
1934年5月,第十届远东运动会在菲律宾首都马尼拉举行,谭江柏有份入选中华民国足球队,并且在决赛与球王李惠堂各入两球,以4-3击败日本队,完成九连霸。
1937年5月2日举行的第五届督宪杯足球赛,西联队以4-2击败华联队的比赛中,完场前10分钟,谭江柏从后踢中西联队中锋布力克,导致布力克严重受伤,被立即红牌赶出场。由于谭江柏之前在1935-36年度赛季,曾因恶意犯规被香港足球总会判停赛两个月,并且警告再犯将会重罚,故今次被重判停赛1年。
由于要坐波监,谭江柏返回内地,在滇缅公路协助运输KR物资,直至二次大战结束后,谭江柏才再次回港。
麦超于1964年生于广州,曾效力广州、中青、广东及国足队。先后代表中青队参加82年U18亚青赛、83年 18世青赛,代表国足参加86年汉城亚运会、90年北京亚运会、88年汉城奥运会亚洲区预选赛及决赛、88年亚洲杯决赛、90年意大利世界杯亚洲区预选赛等多项国际大赛。作为绝对主力左后卫,其鲜明的特点和稳定的发挥,令人多年以后仍难以忘怀。 他是迄今为止为国家队进球总数最多的后卫。1987年六运会,麦超一记鱼跃头球为广东队夺冠立下头功。
堪称韩国队的一大隐患,经常在抗韩的关键比赛中进球。在82年U18亚青赛对阵韩国队小组及决赛的两场比赛中,均率先破门。取得了一胜一平佳绩,荣膺亚洲亚军,为国青首次进军世青赛立下首功。在88年卡塔尔亚洲杯对阵韩国队时,双方激战90分钟难分胜负。加时赛开始不久,麦超一记强有力的头球,率先打破僵局。使国足立即处于有利局面。后来只是在弥补队友的防守漏洞时,对已形成单刀突破的金铸成无奈被迫战术犯规,被罚红牌出场,才导致国足遗憾失利
胡志军,1970年7月24日出生于广州,曾效力俱乐部:广州太阳神队、广州松日队、上海申花队 、上海中远队,是已经退役的中国足球运动员。胡志军身体素质不出色,但是速度突出,曾经夺得1994年第一届甲A联赛的最佳射手,与广州队老搭档彭伟国一起是90年代广东足球的代表人物。1991年吉隆坡巴塞罗那奥运会预选赛对科威特的比赛中,以一脚禁区外左侧的凌空抽射死角享誉足坛。
2019年,被评为广东足球70年十大杰出男球员之一。
他身材不高,但速度奇快,脚下技术出色;他身体素质并不出众,但拥有极其敏锐的门前感觉;他就是甲A联赛元年的最佳射手胡志军。
出生在 体育 世家的胡志军,从小就对足球产生浓厚兴趣。八岁便开始足球训练,十四岁时被调入广州三队,十八岁时升至广州青年队,当年就随队获得全国青年联赛冠军及第一届城运会亚军。凭借在青年队的优异表现,胡志军顺理成章地在次年入选广州白云一队。
作为国家二队主帅的徐根宝指导非常欣赏胡志军,在1988年将其选入国家二队,国奥队组建后,胡志军是徐指导麾下当仁不让的锋线主力。这也为日后两人重逢于广州松日及上海中远埋下了伏笔。
退役后的胡志军曾出任广州日之泉二队助理教练,广州城运队助理教练,东莞联华队助理教练。之后胡志军投身青训,建立了以自己名字命名的“胡志军足球俱乐部”。 俱乐部兼顾普及和提高两条路,和当地的文体教育部门合作、走进学校招收学员、举办各种兴趣班和冬夏令营,举办自己的比赛,更精心组织了几个年龄段的梯队,胡志军自己担任总教练。
世界球王李惠堂简介!
香港高级组银牌赛(Senior Shield)简称银牌赛,是一项淘汰制足球锦标赛,创办于1896年,当时称为特别银牌赛,是亚洲历史最悠久的足球锦标赛。早期由港会主办。直至1922年才交由香港足球总会正式接办,并于当年增设初级组银牌赛,故易名为高级组银牌赛,并沿用至今。
南华一共夺得 29次冠军,是目前夺得最多高级组银牌赛锦标的球队。每届银牌赛的胜出者,将会得到下一届亚洲足协杯的参赛资格。2009-10赛季冠名赞助为“广东康宝电器有限公司”。
历届冠军
战前成绩
(1) 1896/97: 山多伦舰队
(2) 1897/98: 京士陆军
(3) 1898/99: 港会
(4) 1899/00: 威路殊陆军
(5) 1900/01: 炮兵
(6) 1901/02: 威路殊陆军
(7) 1902/03: 告罗利舰队
(8) 1903/04: 亚利滨舰队
(9) 1904/05: 威士坚陆军
(10) 1905/06: 大亚丹舰队
(11) 1906/07: 炮兵
(12) 1907/08: 港会
(13) 1908/09: 毕霍舰队
(14) 1909/10: 巴付陆军
(15) 1910/11: 海军船坞
(16) 1911/12: 京士陆军
(17) 1912/13: 工程
(18) 1913/14: 炮兵
(19) 1914/15: 工程
(20) 1915/16: 港会
(21) 1918/19: 港会
(22) 1919/20: 警察
(23) 1920/21: 地丹拿舰队
(24) 1921/22: 港会
(25) 1922/23: 九龙会
(26) 1923/24: 东沙利陆军
(27) 1924/25: 九龙会
(28) 1925/26: 九龙会
(29) 1926/27: 新京士陆军
(30) 1927/28: 九龙会
(31) 1928/29: 南华
(32) 1929/30: 森马薛陆军
(33) 1930/31: 南华
(34) 1931/32: 威尔殊陆军
(35) 1932/33: 南华
(36) 1933/34: 威尔殊陆军
(37) 1934/35: 南华B
(38) 1935/36: 南华A
(39) 1936/37: 南华A
(40) 1937/38: 南华A
(41) 1938/39: 南华A
(42) 1939/40: 东方
(43) 1940/41: 南华
战后成绩
届数 年份 冠军 比数 决赛对手
44 1945/1946 海军乙(Royal Navy B) 第44金冕多(44 RM Commandos)
45 1946/1947 星岛(Sing Tao) 南华(South China)
46 1947/1948 星岛(Sing Tao) 东方(Eastern)
47 1948/1949 南华(South China) 杰志(Kitchee)
48 1949/1950 杰志(Kitchee) 圣约瑟(St. Joseph's)
49 1950/1951 九巴(K. M. B.) 2-1 南华(South China)
50 1951/1952 星岛(Sing Tao) 1-0 杰志(Kitchee)
51 1952/1953 东方(Eastern) 2-1 南华(South China)
52 1953/1954 杰志(Kitchee) 3-2 九巴(K. M. B.)
53 1954/1955 南华(South China) 6-1 陆军(Army)
54 1955/1956 东方(Eastern) 2-1 杰志(Kitchee)
55 1956/1957 南华(South China) 6-2 九巴(K. M. B.)
56 1957/1958 南华(South China) 3-0 九巴(K. M. B.)
57 1958/1959 南华(South China) 4-2 东华(Tung Wah)
58 1959/1960 杰志(Kitchee) 5-3 东华(Tung Wah)
59 1960/1961 南华(South China) 4-0 东华(Tung Wah)
60 1961/1962 南华(South China) 3-0 警察(Police)
61 1962/1963 光华(Kwong Wah) 2-1 南华(South China)
62 1963/1964 杰志(Kitchee) 1-0 九巴(K. M. B.)
63 1964/1965 南华(South China) 4-2 元朗(Yuen Long)
64 1965/1966 流浪(Rangers) 1-0 警察(Police)
65 1966/1967 星岛(Sing Tao) 愉园(Happy Valley)
66 1967/1968 元朗(Yuen Long) 2-0 东升(Tung Sing)
67 1968/1969 怡和(Jardine) 4-2 警察(Police)
68 1969/1970 星岛(Sing Tao) 2-0 消防(Fire Service)
69 1970/1971 流浪(Rangers) 3-2 南华(South China)
70 1971/1972 南华(South China) 2-1 东方(Eastern)
71 1972/1973 精工(Seiko) 2-1 东升(Tung Sing)
72 1973/1974 精工(Seiko) 3-1 南华(South China)
73 1974/1975 流浪(Rangers) 2-0 市政(Urban Services)
74 1975/1976 精工(Seiko) 流浪(Rangers)
75 1976/1977 精工(Seiko) 南华(South China)
76 1977/1978 愉园(Happy Valley) 精工(Seiko)
77 1978/1979 精工(Seiko) 南华(South China)
78 1979/1980 精工(Seiko) 宝路华(Bulova)
79 1980/1981 精工(Seiko) 海峰(Sea Bee)
80 1981/1982 东方(Eastern) 流浪(Rangers)
81 1982/1983 愉园(Happy Valley) 3-2 精工(Seiko)
82 1983/1984 宝路华(Bulova) 2-0 愉园(Happy Valley)
83 1984/1985 精工(Seiko) 1-0 愉园(Happy Valley)
84 1985/1986 南华(South China) 3-0 海峰(Sea Bee)
85 1986/1987 东方(Eastern) 2-0 荃湾(Tsuen Wan)
86 1987/1988 南华(South China) 5-2 愉园(Happy Valley)
87 1988/1989 南华(South China) 2-0 荃湾(Tsuen Wan)
88 1989/1990 愉园(Happy Valley) 2-1 南华(South China)
89 1990/1991 南华(South China) 1-0 丽新(Lai Sun)
90 1991/1992 星岛(Sing Tao) 2-1 快译通(Instant-Dict)
91 1992/1993 东方(Eastern) 4-0 南华(South China)
92 1993/1994 东方(Eastern) 6-5 快译通(Instant-Dict)
93 1994/1995 流浪(Rangers) 5-4 愉园(Happy Valley)
94 1995/1996 南华(South China) 2-1 好易通(Golden)
95 1996/1997 南华(South China) 4-1 快译通(Instant-Dict)
96 1997/1998 愉园(Happy Valley) 1-0 星岛(Sing Tao)
97 1998/1999 南华(South China) 2-0 星岛(Sing Tao)
98 1999/2000 南华(South China) 4-3 愉园(Happy Valley)
99 2000/2001 东联二合(O & YH Union) 1-0 快译通(Instant-Dict)
100 2001/2002 南华(South China) 3-2 晨曦(Sun Hei)
101 2002/2003 南华(South China) 2-1 愉园(Happy Valley)
102 2003/2004 愉园(Happy Valley) 3-0 晨曦(Sun Hei)
103 2004/2005 晨曦(Sun Hei) 4-2 愉园(Happy Valley)
104 2005/2006 杰志(Kitchee) 3-0 愉园(Happy Valley)
105 2006/2007 南华(South China) 2-1 香雪晨曦(Xiangxue Sun Hei)
106 2007/2008 东方(Eastern) 3-1 杰志(Kitchee)
107 2008/2009 天水围飞马(TSW Pegasus) 3-0 康宏晨曦(Convoy Sun Hei)
中国足球第一人是谁?
李惠堂:字光梁,号鲁卫,1905年出生于香港。其父李 浩如,祖籍广东省梅州市五华县,上世纪早期他驰骋足坛的20多年中,曾先后领衔中国队参加1936年柏林奥运会、远东运动会、出访东南亚、欧洲和大洋洲的多个国家和地区,曾被德国媒体评为和贝利、普斯卡什齐名的“世界五大球王”,他一生共射进近2000个球,获得了50多个荣誉称号、100多枚奖章和120多座奖杯,在那个动荡的年代用自己的双脚谱写了一个个传奇。 编辑本段人生经历 李惠堂4岁那年,随母 亲回到家乡五华县锡坑乡老楼村居住。在那里,这个天性喜爱足 李惠堂球的孩子,把家门口的狗洞当成了练习射门的目标。由于家境贫寒,买不起足球,他只好用柚子当球光着脚丫子苦练,上学和放学回家的路上都盘球走路,这不仅磨练了他的意志而且提高了带球技术。经过几年的锻炼,他的身体日见壮实,球技过人。10岁左右,李惠堂回到香港。1921年考入足球运动比较普及的皇仁书院,接受了比较系统的足球训练。李惠堂球风正派,脚下功夫深。一次,他在与英国海 军球队比赛时,球刚过中线,就拔脚怒射,球竟穿过好几个英国选手的人丛像精确制导的一人从后场盘球,接连晃过四五个前来阻截的对手,一直把球带到对方禁区,从容起脚,把球攻入门里。这种球艺堪与马休斯、贝利和马拉多纳相媲美。1976年联邦德国一家权威性的足球杂志曾组织过一次评选活动,将中国的李惠堂与巴西的贝利、英格兰的马修斯、西班牙的斯蒂法诺和匈牙利的普斯卡什并列评为“世界五大球王”。 编辑本段职业经历 1922年,年仅17岁的李惠堂被选入香港最有名气的足球劲旅--南华队,出任主力前锋。他身 李惠堂高1.82米,速度快,动作敏捷,控球技术尤为出色。球在他的脚下,对方两三个人围上去也难以抢走。他的射门技术更是令人叫绝,不管什么位置、什么角度,他都能左右开弓,球出如矢,力拔千钧。他的倒地卧射更是一大绝招。1922年夏天,李惠堂代表南华队参加香港甲级足球联赛, 出任左内锋,因其球艺娴熟刁钻,出神入化,常有惊人之举,香港球迷称之为"球怪"。1923年5月,李惠堂第一次代表中国足球队参加日本大阪举行的第六届远东运动会,中国队获冠军。18岁的李惠堂在4场比赛中初露锋芒,名声大振。从此开始了他献身足球的光荣生涯。 同年8月,李惠堂随南华远征澳大利亚,与全澳冠军新南威尔士队交锋。开场仅5分钟李惠堂就梅开二度,这场比赛他一人独中三元,轰动了整个澳州。澳州当局专门授予他金质奖章。香港当地报刊以特大号标题,称李惠堂为"球王",并有"万人声里叫球王,碧眼紫髯也颂扬"的诗句。 1925年,年轻的李惠堂怀着强烈的爱国热忱,与自己青梅竹马的邻居廖月英从香港来到上海,决心要与外国球队较量。李惠堂在上海期间,正值自己足球技艺的巅峰状态,由于球艺出众,22岁即被上海复旦大学足球队聘为教练。随后,又参加上海乐华足球队,战绩显赫。192 李惠堂6年,李惠堂率乐华足球队参加上海举行的"史考托杯"足球赛,以4∶1的悬殊比分大胜蝉联9届冠军的英国猎克斯队,首开上海华人足球队击败外国球队的记录,使李惠堂在绿茵场上的威望大增。洗雪了"东亚病夫"的耻辱,为中国人民出了气,为中华民族争了光。 1927年,李惠堂所在的球队如日中天,相继荣获西联甲组联赛、首届高级杯赛和中联甲组联赛的冠军,李惠堂成为大名鼎鼎的"一代球王"。同年,李惠堂率乐华队在远征东南亚国家中,屡建奇功,特别是率队出战菲律宾,战绩彪炳,载誉而归。 编辑本段足球明星 20世纪20年代,在中国流传着这样一句话:"看戏要看梅兰芳,看球要看李惠堂。"在旧中国,一位足球明星能够和京剧大师梅兰芳的名字相提并论,确实超乎寻常。可见他以顽强的拼搏,高超的球艺,赢得了人们的尊敬与喜爱。 李惠堂为国家队做出了突出的贡献。1923年入选中国队,分别于1923、1925、1930、1934年参加了第六届、第七届、第九届和第十届远东运动会足球赛,4次都为中国队夺得冠军。李惠堂1931年返回香港,加入南华足球队并担任队长。1931年,国际奥委会承认"中华全国 李惠堂体育协进会"为国际奥委会会员,使我国体育健儿有机会与其他国家的足球运动员进行切磋、交流。 由于当时的国民党政府财力困难,1936年为参加柏林奥运会足球赛,李惠堂和足球队只能自筹资金,提前两个多月出发,靠沿途比赛的门票收入作为参加奥运会的费用。李惠堂和队友沿途进行了27场比赛,取得了23胜4平的战绩。他们省吃俭用,一路风尘赶到柏林。但由于一路征战,球员已疲惫不堪,到奥运会比赛时,以0比2负于英格兰队,首轮即遭淘汰。 1939年,李惠堂随香港南华队远征南洋,在和马来西亚槟城联军队的首战中,南华队以11∶0大胜。在这场比赛当中,35岁的李惠堂雄姿依旧,频频带球过人开弓劲射,独入7球。一次,在和一支外国队的比赛中,李惠堂一记强有力的劲射,正中"洋将"守门员怀中。守门员收腹不及,顿时倒跪在地。香港沦陷后,李惠堂不愿做亡国奴,于1941年以借到澳门比赛之机,辗转回到内地。他与家乡人组建了五华足球队。在家门口贴上了一幅对联:"认认真真抗战,随随便便过年。" 1942年,李惠堂到梅县与强民队对垒,结果以1∶3"礼让"强民。第二年,李惠堂邀请香港甲组高手,以"航建队"名义,与强民队比赛。通过这两次比赛,对"足球之乡"梅县的足球运动起了一定的推动作用。尔后,李惠堂到桂林组织广东足球队,参加所谓四省"元首杯"足球赛。他先 后在重庆、成都、自贡等地作表演赛和义赛,筹集款项,救济战孤、难民,支持抗日救国。1947年,李惠堂已经45岁,他在香港参加埠际赛(沪港杯赛的前身),他射出的一个点球被扑中,这场比赛是他的"挂靴之战"。 第一届(1913年马尼拉) 成绩:菲律宾2比1中国 名次:1.菲律宾、2.中国 第二届(1915年上海) 成绩:中国1比0菲律宾中国0比0菲律宾中国1比1菲律宾 名次:1.中国、2.菲律宾 第三届(1917年东京) 成绩:日本2比15菲律宾菲律宾0比3中国日本0比5中国 名次:1.中国、2.菲律宾、3.日本 第四届(1919年马尼拉) 成绩:菲律宾0比2中国菲律宾2比1中国菲律宾1比2中国 名次:1.中国、2.菲律宾 第五届(1921年上海) 成绩:中国1比0菲律宾中国4比1日本菲律宾3比0日本 名次:1.中国、2.菲律宾、3.日本 第六届(1923年大阪) 成绩:中国3比0菲律宾中国5比1日本日本1比2菲律宾 名次:1.中国、2.菲律宾、3.日本 (注:本届比赛中,19岁的球王李惠堂初露锋芒。他除了第八届远征澳洲未出战外,参加了第六、七、九、十等四届远东运动会足球赛。) 第七届(1925年马尼拉) 成绩:菲律宾1比5中国日本0比2中国菲律宾4比0日本 名次:1.中国、2.菲律宾、3.日本 第八届(1927年上海) 成绩:中国5比1日本中国3比1菲律宾日本2比1菲律宾 名次:1.中国队、2.日本、3.菲律宾 第九届(1930年东京) 成绩:日本3比3中国菲律宾0比5中国日本7比2菲律宾 名次:1.中国/日本(并列)、3.菲律宾 第十届(1934年马尼拉) 成绩:中国2比0荷属东印度群岛(今印尼)中国2比0菲律宾中国4比3日本菲律宾3比2荷属东印度群岛日本1比7荷属东印度群岛菲律宾3比4日本 名次:1.中国、2.荷属东印度群岛/菲律宾队/日本(并列) (注:自本届后,因菲、日未经中国同意,修改会章,引起异议,远东运动会自此告终。)
中国足球第一人是李惠堂。
李惠堂出生于香港,是中国近代体育史上著名的足球运动员。从17岁开始足球生涯,活跃于上世纪二三十年代的亚洲足坛,被球迷和香港媒体亲切的评为“亚洲球王”。他不但是战前罕见的中国职业足球运动员,也是当时公认的中国足球第一人。
李惠堂的球员生涯:
1922年,年仅17岁的李惠堂被选入香港最有名气的足球劲旅--南华队,出任主力前锋。他身高1.82米,速度快,动作敏捷,控球技术尤为出色。
球在他的脚下,对方两三个人围上去也难以抢走。他的射门技术更是令人叫绝,不管什么位置、什么角度,他都能左右开弓,球出如矢,力拔千钧。他的倒地卧射更是一大绝招。
1922年夏天,李惠堂代表南华队参加香港甲级足球联赛, 出任左内锋,因其球艺娴熟刁钻,出神入化,常有惊人之举,香港球迷称之为"球怪"。
1923年5月,李惠堂第一次代表中国足球队参加日本大阪举行的第六届远东运动会,中国队获冠军。18岁的李惠堂在4场比赛中初露锋芒,名声大振。从此开始了他献身足球的光荣生涯。
同年8月,李惠堂随南华去澳大利亚,与全澳冠军新南威尔士队交锋。开场仅5分钟李惠堂就梅开二度,这场比赛他一人独中三元,澳州当局专门授予他金质奖章。香港当地报刊以特大号标题,称李惠堂为"球王",并有"万人声里叫球王,碧眼紫髯也颂扬"的诗句。
1925年,年轻的李惠堂怀着强烈的爱国热忱,与自己青梅竹马的邻居廖月英从香港来到上海,决心要与外国球队较量。李惠堂在上海期间,正值自己足球技艺的巅峰状态,由于球艺出众,22岁即被上海复旦大学足球队聘为教练。随后,又参加上海乐华足球队,战绩显赫。
1926年,李惠堂率乐华足球队参加上海举行的"史考托杯"足球赛,以4∶1的悬殊比分大胜蝉联9届冠军的英国猎克斯队,首开上海华人足球队击败外国球队的记录,使李惠堂在绿茵场上的威望大增。洗雪了"东亚病夫"的耻辱,为中华民族争了光。
1927年,李惠堂所在的球队如日中天,相继荣获西联甲组联赛、首届高级杯赛和中联甲组联赛的冠军,李惠堂成为大名鼎鼎的"一代球王"。同年,李惠堂率乐华队在远征东南亚国家中,屡建奇功,特别是率队出战菲律宾,战绩彪炳,载誉而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