鸭仔体育网

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综合体育

文章内容

为什么篮球在中国普及率高,为什么篮球在中国

tamoadmin 2024-05-28
1.篮球运动为什么会这么快能够在中国发展起来?2.为什么在中国打篮球的人这么多3.篮球是什么时间传入中国的?4.在中国,篮球为什么这么受年轻人欢迎?它的魅力在哪

1.篮球运动为什么会这么快能够在中国发展起来?

2.为什么在中国打篮球的人这么多

3.篮球是什么时间传入中国的?

4.在中国,篮球为什么这么受年轻人欢迎?它的魅力在哪?拜托了各位 谢谢

5.篮球是怎么传入我国的啊?

6.为什么中国学生更多偏向于打篮球而不是踢足球,大家是如何看待的呢?

为什么篮球在中国普及率高,为什么篮球在中国

一、篮球文化建设的时代背景

现代篮球运动传入中国已逾百年。一百多年来,篮球运动在世界、在中国得到了广泛的普及和发展,它已经从过去单纯的竞技游戏转变为今天集政治影响力、经济生产力、社会亲和力、文化传播力为一体的新型文化载体。根据世界篮球运动发展的新趋势,结合当代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和篮球运动发展的实际情况,重新认识篮球、定位篮球,促进

篮球运动与经济、社会和文化建设全面融合,推动篮球运动的可持续发展,是当代每一位中国篮球工作者肩负的崇高而又艰巨的时代责任。

当前,中国篮球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严峻挑战,一是2008年奥运会。中国男女篮必须在参赛成绩和精神面貌两方面取得新的突破,这是党和政府的期待,也是全国人民的希望,我们不能讨价还价,只能全力争胜。二是我们要和以国际著名体育赛事,例如NBA、职业棒球、F1和欧洲职业足球等为代表的商业巨人打一场中国体育资源、中国体育市场的争夺战,这既体现在对体育消费人口的争夺,也体现在对赞助商资源的争夺。

面对如此复杂的局面和如此艰巨的任务,中国篮球要完成时代任务,就必须“跳出篮球看篮球,立足全局抓篮球”,就必须在发展理论、发展思路上进行创新。而在发展理论和发展思路上的创新最重要的一条就是摆脱单纯的“竞技篮球观”,并切实按照“大目标、大开放、大团结、大整合、大协作”的指导思想和工作原则,全力打造篮球文化,构建和谐篮球的工作体系。

坚持以人为本,构建篮球文化。着眼于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的和谐进步是发展篮球运动的根本目的。在篮球工作中树立科学发展观必须把基点放在以人为本上,把关心人、尊重人、解放人、发展人作为篮球发展的目的。这是篮球发展的价值基础和动力源泉。只有真正实现好、维护好和发展好包括运动员、教练员、裁判员以及球迷在内的最广大篮球参与者最根本的利益,篮球发展的主体才不会缺失,动力才不会衰竭,篮球事业的可持续发展才会有根本的保证。反之,如果篮球工作不是真正基于以人为本,篮球就会异化为逐利的工具、拜金的圣坛,成为漠视人、束缚人、扭曲人、摧残人的手段,从而走到它本原价值的反面,失去在现代社会中存在的理由和发展的动力。因此,这一时期的篮球发展必须体现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构建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相适应的篮球文化。

关于什么是篮球文化,目前学者有不同的观点,我们初步认为,所谓篮球文化,是指观赏和参与篮球运动的人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的制度化凝结,是篮球运动的知识、技能、习俗和制度的总称。其核心是篮球价值观的群体共识,其实质是篮球运动的“人化”和“化人”。

关于篮球文化的构成,我们认为,篮球文化既包括篮球参与者的观念文化,也包括篮球参与者的行为文化;既包括意识形态的软文化,也包括物质形态的硬文化。就篮球运动自身的特点而言,篮球文化至少包括篮球竞赛文化、篮球娱乐文化、篮球观赏文化、篮球历史文化、篮球用品文化五个方面。就当前的工作而言,我们急需打造的篮球文化包括以团结、协作、拼搏、奋进为主要内涵的国家队文化、以培育CBA品牌为核心的联赛文化、以促进轻松和谐、文明观赛为主要内容的球迷文化、以传承篮球历史的为主要内容的博物文化,以及以提高篮球运动从业者素质的篮球人文化。

关于篮球文化建设的时代背景,除了上面我们说的严峻形势之外,还有四个方面的实际需要。

第一,是中国篮球向高层次发展的需要。一个运动项目有没有自己独特的项目文化,是衡量项目成熟度的重要标志。中国篮球要沿着社会化和产业化的路径向更高层次发展,就必须不断地使自己思想化、知识化、符号化、规范化、体系化。因为,只有实现了“五化”篮球运动才能获得更加广泛的社会认同,才能形成自己的独特文化品味,才能创造财富,贡献社会。所以,加强篮球文化建设是当代中国篮球向更高层次发展的现实需要。

第二,是化解当前篮球运动改革与发展中遇到的一系列深层次问题和矛盾的现实需要。近年来,尽管篮球改革与发展取得了显著的成绩,得到全社会的广泛认可,但是制约篮球发展的一些深层次问题依然存在,譬如,观念陈旧,素质不高,国家队成绩提高不快,联赛的市场推广能力不强,吸引青少年球迷的工作做的不好等。这些问题表面上看,是我们具体工作没做好,但根子上是我们篮球文化的缺失,是我们原来项目组织管理的理念和模式的缺失。毛主席说过,“没有文化的军队是不能打胜仗的军队”。同理,只有以先进篮球文化武装起来的篮球人才能打赢当前的改革攻坚战,才能从根本上化解制约篮球发展的深层次矛盾和问题。

第三,是推动篮球运动可持续发展的实际需要。一个项目能否实现可持续发展,说到底,取决于项目的社会基础和市场基础。而项目的社会基础和市场基础如何才能得到有效地拓展,又取决于项目是否具有亲和力、感召力和影响力。在今年的全国篮球工作会议上,我们就提出,“没有文化的篮球是缺少底蕴,没有内涵和品味的篮球,没有文化的篮球是缺乏亲和力、感召力和影响力的篮球,没有文化的篮球也一定是缺乏动力、魅力、竞争力的篮球。”不从文化的高度认识篮球,我们就不能真正认识篮球的内涵和本质特征,就不是一个清醒的篮球工作者。一句话,篮球文化是篮球运动的魂,培育和发展篮球文化是关系到篮球工作能否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大战略问题。

第四,是扩大篮球运动对外交往的实际需要。中国要成为世界篮球大国,就必须全力构建自己的篮球文化。因为,只有基于篮球文化层面上的交流,才是全方位、多渠道、宽领域的交流,才是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相互融通的交流,而这样的交流,正是提升中国篮球整体实力所需要的交流。

总之,中国篮协在这个时候提出要全面加强篮球文化建设,确实是中国篮球发展到现阶段的实际需要。在我看来,中国篮球已经到了不抓篮球文化建设就会错失历史上最好的发展机遇的关键时刻。

二、近年来所做的工作

1,将篮球文化建设列为篮协的重点工作

在今年的全国篮球工作会议上,我们确立了中国篮协未来几年的四项重点工作。一是国家队备战奥运会,二是篮球的职业化改革,三是广泛开展社会篮球活动,四是加强篮球文化的建设,为篮球事业铸魂。在这四项工作中,我们不仅把篮球文化建设列入其中,而且把它置于为篮球事业铸魂的高度,来统筹其他三项工作。

2,在联赛改革中突出篮球文化建设

CBA职业化改革,是近两年中国篮协的一项重要工作。在这项改革中我们同样将篮球文化建设纳入其中。一方面,我们在改革设计中,将篮球文化建设作为CBA职业化改革四大模块之一,明确提出了新联赛是竞技篮球、娱乐篮球、财富篮球、文化篮球的有机统一,确立了“一个中心,三个服务”的工作理念,强调联赛文化建设是形成联赛品牌的核心和关键。另一方面,我们通过制定职业联赛的准入标准来推动各俱乐部加强文化建设。在准入标准中我们明确要求,俱乐部每月必须举行不少于1次的球迷交流活动;俱乐部在赛季期间,必须配合联赛办公室举行2次以上公益活动;俱乐部在非赛季期间,至少举行2次篮球训练营;俱乐部必须有专人与当地球迷协会联系,负责开展推广俱乐部品牌的有关活动等。

3,在联赛推广中突出篮球文化建设

我们认为篮球文化重在建设,篮球文化不是说出来的,而是做出来的。为此,在联赛改革中我们特别重视从一件件具体的事做起。首先,我们聘请了专业公司做联赛指定的推广公司,负责联赛的宣传、推广和公共关系。我们重新设计了联赛的视觉形象系统。新的联赛标识——篮球面孔。我们和中国青少年基金会共同设立了CBA与我共成长公益计划活动,筹集资金,联合搞了一系列公益活动,我们开展了CBA十年最佳运动员的评选活动,推出“至尊鼎”和冠军戒指,同时,我们还连续七年搞了CBA好新闻的评选活动。

4,召开篮球文化座谈会

中国篮协于今年的8月5日召开了有政府官员、专家学者和媒体朋友参加的篮球文化建设座谈会,就什么是篮球文化、如何建设篮球文化等问题进行了广泛而又深入的研讨和交流。今天,我们又在这里召开首届中国篮球文化论坛,请大家为中国篮球把脉,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篮球文化献计献策。

三、今后工作的初步设想

篮球文化建设是一项关乎中国篮球运动可持续发展的重大战略性问题,也是一项涉及篮球工作方方面面的系统工程,必须缜密规划、稳步推进。关于在今后的工作中如何进一步加强篮球文化建设,我们初步的设想是:搞好规划、加强领导、做好四个方面的专项建设。

首先,近期我们要组织力量,在广泛征求各方意见的基础上,制定中国篮球文化建设大纲,系统规划“十一五”期间篮球文化建设的各项工作,确保此项工作有章可循,落在实处。

其次,我们要切实加强对篮球文化建设的组织领导,成立有各方人士组织的中国篮球文化促进委员会,充分利用全社会的资源开展篮球文化建设。

最后,是要围绕重点工作,做好四个方面的专项建设。一是以国家队备战2008年奥运会为契机,实施国家队文化建设工程。二是以CBA职业化改革为契机,实施联赛文化建设工程。(这一工程包括两个方面,一是以提升CBA品牌为核心的赛事文化,一是以倡导文明观赛为主要内容的球迷文化。)三是启动中国篮球名人堂建设工程,传承和弘扬中国篮球历史文化。四是以提高篮球运动从业者素质的主要内容,启动高素质篮球人再教育工程。

总之,篮球文化建设是一项功在当代,利及千秋的伟大事业。目前,这项事业才刚刚起步,还面临着许多困难,我们真诚地希望能得到大家的指点,大家的支持。国家体育总局篮球运动管理中心李元伟

篮球运动为什么会这么快能够在中国发展起来?

? 一、学校篮球运动作为篮球运动主力不够规范

? 我国篮球运动的主体是学校篮球运动,一般学校的篮球场地设施比较完善,主要的篮球运动者多数都是中学生,但把学校篮球运动作为群众性篮球运动主力不够规范,因为学校篮球运动水平一般,主要是学校的一门体育课程,有的学校篮球教师不是专业出身,教师水平也有限,各个学校普及状况不一样,学生的水平也不一样,主要是学生的一项娱乐运动,学生缺乏专业指导,基本没有专门的篮球馆,使学生的技术水平不能正常提高,对群众性运动普及缺乏有效管理。

? 二、参与者范围局限

? 我国篮球运动参与人数不少,但主要是学生,学生的群体占有相当大的比重,而中年、老年人群参与的人数非常少,但喜欢和观看篮球比赛的人很多,在我国很多人都喜欢NBA,篮球运动有一定的群众基础,要开展群众性篮球运动是比较顺利的,但有关部门要重视篮球场地的建设,加大宣传力度,吸引群众参与篮球运动,群众篮球的普及,在一定程度对篮球竞技运动的提高都有一定帮助。

? 三、我国经济的体制

? 我国的篮球运动在发展的过程中,经济体制的变化对其影响至关重要。经济的体制决定着篮球的发展模式。建国后,在计划经济体制影响下,我国体育机制的发展模式大多是延用了前苏联的制度,是一种高度集中化的模式,体育资源全部出国家调控,这时候,发展中的篮球运动所受的政策影响很大,体育事业由国家统一管理。这时篮球运动有着高速、高效发展的特点,但由于控制力度太大,篮球运动在发展上也有着诸多束缚,因此一定程度上无法适应社会环境,对群众的参与热情有着一定影响,导致群众参与的主动性.随着改革开放后形成的市场经济体制,我国篮球运动模式也开始发生转变,国家从统一管理逐渐转变为宏观调控,资源由市场进行优化配置,在资源的获取上:也逐步将目光投向社会,这为我国篮球的发展开拓了新途径,这是其发展的一个重大转折点,此时由群众自主组织的篮球运动越来越多。社会力量成为了我国篮球运动发展的基础。

为什么在中国打篮球的人这么多

篮球运动是1891年由美国马萨诸塞州斯普林菲尔德市基督教青年会训练学校体育教师詹姆士·奈史密斯博士发明的。当时,由于在寒冷的冬季,人们缺乏室内进行体育活动的球类竞赛项目,奈史密斯便从工人和儿童用球向“桃子筐”投准的游戏中得到启发,设计将两只桃篮分别钉在健身房内两端看台的栏杆上,桃篮口水平向上,距地面10英尺,以足球为比赛工具向篮内投掷,入篮得1分,按得分多少决定胜负。因为这项游戏最初使用的是桃篮和球,遂取名为篮球。1893年铁质球篮取代了桃篮并挂上了线网。1895年篮筐开始固定在4×6英尺的篮板上并逐渐深入场内,到1913年,由于每次投篮命中后都需要将球从篮筐内捞出太麻烦,于是人们将篮网底部剪开,形成了近似现代的篮板和球篮。

最初的篮球比赛规则很简单,对于场地大小、参加人数多少、比赛时间长短都没有统一的规定。1892年奈史密斯制定了第一部13条的原始规则,目的是使篮球游戏在公平对等的条件下进行,同时不允许粗野动作的发生。1915年美国制定了全国统一的篮球竞赛规则,并翻译成多种文字,向全世界发行。1932年,刚诞生的国际篮联以美国大学使用的篮球规则为基础,制定了第一份世界统一的竞赛规则。随着篮球运动的发展,场地设备得到改进和完善,规则也不断地增删和变化,现行规则共有61条和57个手势图。

篮球运动诞生后,传播得很快。1892年传入加拿大和墨西哥,1893年传入法国,1895年传入中国,1901年传入日本和波斯(今天的伊朗),1905年传入俄国。1904年美国青年会男子篮球队在第3届奥运会上进行了表演,此后,篮球运动逐步在全世界开展起来。1932年6月18日在瑞士日内瓦成立了国际业余篮球联合会(简称国际篮联)。1936年第11届奥运会上,男子篮球被列为正式比赛项目。1950年和1953年分别举行了第一届世界男篮和女篮锦标赛。1948年起,在许多国家的少年儿童中开始出现小篮球活动,受到国际篮联的重视,于1968年成立了“国际小篮球委员会”。1976年第21届奥运会又增加了女子篮球比赛。

1936年至1948年间,由于规则的不断修改,促进了篮球攻防战术的变化运用,提高了攻防的速度。进入50年代,世界各强队普遍重视和发展高度,成为这一时期的显著特点。在1952年第15届奥运会篮球比赛中,出现了身高2米以上的高大队员。他们在高空争夺中占有明显的优势,掌握了比赛的主动权。但那时的高大队员灵活性差,技术单调,篮下死打硬攻,因而战术呆板,使比赛速度受到影响。针对上述情况,国际篮联对规则进行了修改,扩大限制区,增加了30秒(后改为24秒)和干扰球规则。

20世纪60年代各国在重视发展高度的同时,加强了高大队员技术和灵活性的训练。有些强队,如巴西队,尽管身高相对矮些,但他们以短跑运动员的速度和娴熟的技术,充分发挥快速、灵活的特长,在1963年第四届世界男篮锦标赛上夺取冠军,震动了世界篮坛。60年代中期,美国迪安·史密斯提出攻守平衡的理论,使世界各国开始重视进攻和防守的均衡发展,特别是防守有了新的发展和突破。防守不再是消极的,在防守的选位上改变了过去“以人为主”、“以区域为主”的观念,而是“以球为主”,使防守具有集体性、积极性、攻击性和破坏性。

20世纪70年代世界强队的身高增长到惊人的程度,参加第八届世界男篮锦标赛的队员,身高2米以上的多达48人。前苏联队平均身高2.02米,前南斯拉夫队平均身高1.99米,美国队平均身高1.98米。这些高大队员既有高度,又有速度,能里能外,技术全面,充分体现了“大个队员小个化”的特点。快攻成为各队进攻中首先采用的锐利武器。高空优势体现在篮下的争夺,篮板球的争抢在篮圈水平面之上,投篮技术中出现了空中换手投篮,各种单、双手扣篮。高超的技巧表现在传球、运球动作熟练,运用自如。投篮命中率高达50%以上,比分迅速提高,在第八届世界男篮锦标赛全部59场比赛中,有30场比赛获胜的一方得分超过100分。

篮球是什么时间传入中国的?

这主要有两方面的原因。

第一,自然原因。篮球注重身体对抗和爆发力(急停弹跳之类),但是亚洲人种在这两个方面比起黑人,劣势非常大。比如卧推成绩,王治郅和艾弗森是差不多的,这就能看出差距。亚洲人种的优势球类多是敏捷性或策略性强而力量的作用非常小的。

第二,社会观念。中国大陆人的普遍观点是,成绩稍好就不要读体校,又由于应试教育的泛滥,使得体校学生被大伙歧视。另外,大陆体校价格昂贵,自然拒多数孩子于门外。而进入体校的学生,道德修养不良的占有可观比例(看看足球就知道他们的品质了),缺乏敬业的觉悟,也影响了水平的提高。至于打篮球的人很多,这些人多数连业余选手都算不上——毕竟世界篮球还是看那些职业选手的。

在中国,篮球为什么这么受年轻人欢迎?它的魅力在哪?拜托了各位 谢谢

篮球运动发明于1891年,1895年便传入中国,可以说中国是世界上最早接触篮球运动的国家之一。

下面是篮球运动从中国到亚运会的历程:

1、1895年,美国人鲍勃盖利将篮球传入中国。

2、1896年天津基督教育青年会举行了我国第一次篮球游戏表演。之后在天津、北京等城市青年会中开展起来。

3、1910年旧中国首届全国运动会上,篮球首次被列为表演项目。

4、1914年的第二届全运会上篮球被列为男子正式竞赛项目。

5、1924年在第三届全运会上被列为女子正式竞赛项目。

6、篮球自1951年起一直是亚运会的正式比赛项目。

扩展资料:

1、代表世界篮球水平最高的联赛:美国篮球职业联盟(NBA)比赛。

2、代表中国的水平最高的联赛:中国职业篮球联赛(CBA)比赛。

3、大型国际篮球赛事:奥运会篮球赛、世界男篮锦标赛、亚洲男篮锦标赛、美洲男篮锦标赛、欧洲男篮锦标赛、非洲男篮锦标赛、大洋洲男篮锦标赛等。

百度百科-篮球

篮球是怎么传入我国的啊?

NBA让全世界许许多多的人为其着迷和疯狂,篮球运动的内涵与精神在NBA得到了极大的渲染和近乎完美的诠释,尽管其中夹杂着一些功利,夹杂着一些现实,但是总有那么一批优秀的职业球员,在按着自己对篮球的理解,本着对篮球的热爱和激情,为观众奉献着一场又一场精彩的比赛。 这个世界上,有喜欢看篮球比赛,但不打篮球的;有喜欢打蓝球,又喜欢看比赛的。我属于后者,篮球的魅力无论是在比赛中还是在观众席上都存在,但各有不同。篮球运动从产生到现在,已经改变了许多,以前没有扣篮,没有三分,没有各种富有变化的技术动作,没有背后传球,没有空中接力……但有一些东西却自始至终存在,那就是投篮和助攻。篮球的魅力根源于这两个方面,这是无论球员还是球迷都能感受得到的。在场上作战的球员,每当篮球从自己手中脱离,在空着划出一段优美的弧线,直入篮筐的时候,那种感觉异常的美妙,仿佛时间在那瞬间停止……而球迷在看到你投中一个球的时候,同样的会感到你的力量在空中蔓延,并仿佛让他们也充满了力量并感受到快乐。如果说自己投篮中的能让球员和球迷都享受到美好的感觉的话,那么当你为队友传出一个绝妙的好球,并由他完成最后一击的时候,所有人,包括球员的你和观看比赛的人都会感受到一种发自心里的快乐兴奋。因为那是对一个团队的信任,是一种无私的表现,一切优秀的品质都足以让人震撼并以你为荣。 我热爱着篮球,我感受着篮球,我理解着篮球,我从篮球中体会快乐,智慧,激情与坚韧。无论我在场上打着比赛,还是坐在大大的沙发上一边啃着玉米,一边看NBA的比赛,我都是在体味着它。不知道怎么表达此时此刻的心情,就用NBA的名言:I Love this game!

麻烦采纳,谢谢!

为什么中国学生更多偏向于打篮球而不是踢足球,大家是如何看待的呢?

篮球运动是1896年前后由天津中华基督教青年会传入中国的,随后在北京、上海基督教青年会里也有了此项活动。在1910年的全运会上举行了男子篮球表演赛之后,在全国各大城市的大、中学校的篮球活动逐渐开展起来,其中以天津、北京、上海开展得较好,水平也较高,当时的比赛规则很简单,在球场中间画一个约有1米直径的中圈,中锋队员跳球时一只手必须置于背后腰部,任何一足不得踏出圈外。技术也简单,中圈跳球后,谁接到球就自己运球,超过防守人就投篮。当时只会直线运球前进,传球方法是单、双手胸前传球,跑动投篮是用单手低手上篮,立定投篮无论远近都是用双手腹前低手投篮。1925年前后,进攻和防守的5名运动员,有了较明确的分工,中锋对中锋,后卫对前锋,有人盯人,各自盯住自己的对手。但前锋的职责是只管进攻投篮,不管退守;后卫的职责是只管防守抢截球,不管投篮。前锋和后卫很少全场跑动,只有中锋要攻守兼顾。以后又逐渐改为两后卫1人助攻(活动后卫),1人留守后场(固定后卫),两前锋也变为1人留在前场专管偷袭、快攻,1人退守后场助防。技术动作也有所发展,跑动投篮出现了单手、高手投篮,立定投篮出现了双手胸前投篮,传球出现了单、双手击地传球,运球出现了两手交替运球躲闪防守和超越防守向前推进的技术。规则中增加了罚球区和罚球线,队员犯规4次即被取消比赛资格,犯规罚球可由队长指定任何1个队员主罚。比赛时间分为上、下半时各20分钟,中间休息10分钟。每次投中或罚中后,都在中圈跳球,重新开始比赛。而中国篮球运动水平在1926年以后有了较大提高 。

首先,这个问题应该加个时态限制,变成“为什么中国学生现在更多偏向于打篮球而不是踢足球”。这样才符合事实,不加这个限制的话不要说太久,就是二十几年前,这个问题都是伪命题,

学校里只有踢足球霸占篮球场的,没有足球场空着篮球场满的道理。

回到这个问题的真实意图。中国学生现在偏向打篮球的因素很多,但最核心的原因是,篮球这项运

动比起足球更符合现在中国社会全方位碎片化和小康化 的现实。所谓碎片化,是指在休闲时间、

社会组织结构、个人习惯各方面的碎片化;所谓小康化,指的是现在中国既不是太穷又不是很富裕

的社会现实。足球之所以成为世界第一运动,最根本的原因是球类运动最低的入门门槛。只要你想,踢足球本

身是没有任何门槛的。不要说是水泥地,炭渣地 、泥巴地都是很多人的启蒙场地,我们小时候甚

至很多时候是在教室外的走廊里踢纸团,没有任何器材场地的限制,唯一可以一提的门槛就是要有

伙伴。搞笑的是,这个唯一可以一提的门槛,偏偏在现在的中国是最难以满足的条件。和以往单位、学

校等组成的集体化社会结构不同,现在的中国社会变得极其碎片化。个人不再有一个稳定的集体归

属,社区?可能下个月我就不在这里住了;公司?明天说不定就辞职了。

即便是体制内有着稳定集

体的人群,休闲时间也往往被挤得支离破碎,生活习惯上也更倾向于短平快的碎片式休闲。3A游戏

比不上十几分钟一局的王者荣耀,大部头小说不如刷知乎舒服…… 足球本身就是诞生于工业化时代的大城市,其大部分乐趣都具备很强的社会性和组织性。

足球想

要踢得好,首先当然要技术好,但只要技术没有到降维碾压的程度,就必然需要融入球队的整体,

必然需要和队友保持相当不错的关系。想要长期稳定的享受足球的乐趣,最好的方式是融入一支稳

定的球队,与固定队友搭配合作。这样的娱乐方式,是很适合欧美那种人口密度的,但在中国这种

经常人山人海到有点烦、到处都要搞人情世故的环境下,主观上本来就不是很适合。再加上碎片化

的社会现实 ,在客观上想满足要求也比较难。 篮球这项运动,和足球在这些特点上就有些互补了。论门槛,篮球没有足球低,但在现在的中国

看来已经足够低。我们现在要搞个水泥地球场竖个篮球架,基本就谈不上是门槛,就算搞个室内地

板球场,那也基本可以看做是固定开销,比起日常需要维护的足球场要便宜太多了。这也是学校这

种地方不支持学生踢足球的一个重要原因。?

论特点,篮球是用手,难度天然就比足球小。你就算再不会打球,至少传球接球还是可以做到的。

但踢足球的话,不经过相当时间的认真练习,传接球是极难上手的,分分钟会被人针对打到爆。

比较有时间的人来说,足球这种攻克难关的特点会特别有延迟满足的效果;但中国现在这个碎片化

环境讲究的是即时满足……

论组织,难度就更不在一个档次了。篮球虽然也是集体运动,但一个姚明就能带着中国队 飞,平

时打野球也是这样,你够猛就可以享受乐趣。但足球就复杂很多,你一个人强意义极其有限。这也

就带来另一个特点,篮球可以随机组队,而足球随机组队基本就当跑跑步,不怎么指望能打出什么

水平了。所以野球场上篮球野队多,随机跟队更多;足球场上有野队,但稍微踢得像样一点的都是

固定班子,至少有个固定的构架。即便是在原本规整的时代,想要找到这样的固定班子也不容易,

如今普遍碎片化,就更费劲了。

另外,咱们这个民族内心里还是不太喜欢太强烈的身体对抗 和消耗的。篮球这样的对抗,在很

多人眼中其实已经超标了,而足球的对抗强度和体能消耗又比篮球大许多。足球在规则上就相当放

纵身体对抗,比赛中摔倒在地上打滚根本就不是个事儿,遇上有些学艺不精的就容易上头导致动作

过大导致受伤。世界上有很多体育项目,如何选择体育项目并不仅仅是基于个人爱好,更应该根据人体发育规律去

选择合适的体育项目。

青少年期间,骨骼快速发育,为保障骨骼成长过程中保持一定的硬度和密度,需要对骨骼进行力量

刺激,这个规律在生理上叫沃尔夫定律。人体200多块骨头,因此需要多个方向上受力,不能只是

简单的走跑跳,还需要摸爬滚打,才能保障人体的全面发展。因此,足球以草坪为平台,融合了

跑,跳,撞和摔等多种动作,同时在户外进行保障了足够的日光照射,从而更全面地保障了青少年

的骨骼发育。这也许是足球成为世界第一运动的重要原因。

而与之对比,篮球的运动形式包括了跑,跳和挤靠等,更多是在硬地上进行,对青少年骨骼发育并

不友好,即使换成木地板,但是动作也不可能有足球的多样化。28*15的场地也更多是速度和力量

的对抗,加上高水平篮球赛都在室内进行,直接限制了篮球的锻炼价值。

即使在篮球运动的发源地,篮球也并不比橄榄球和棒球更受欢迎,毕竟这些先天要素限制了其锻炼价值。

国内的学校,家长和孩子,大部分凭借兴趣选择体育项目,估计没几个知道青少年发育需要哪些动

作和练习,事实上很多人都不知道自己有多少块骨头,这才是中国体育发展的最大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