鸭仔体育网

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经典回顾

文章内容

业余足球联赛的弊端-业余足球的概念

tamoadmin 2024-10-07
1.中国足球没有职业化之前是亚洲一流球队,为何职业化后变为二流又成三流?2.中国足球为什么那么臭?是因为技术,还是制度?3.谁能客观评价下中国足球现状4.从局部

1.中国足球没有职业化之前是亚洲一流球队,为何职业化后变为二流又成三流?

2.中国足球为什么那么臭?是因为技术,还是制度?

3.谁能客观评价下中国足球现状

4.从局部到整体,足球职业化背景下鲁能青训咋样呢?

5.从众心理的从众弊端

中国足球没有职业化之前是亚洲一流球队,为何职业化后变为二流又成三流?

业余足球联赛的弊端-业余足球的概念

理由很简单。以前是专业队的业余队,后来都成了专业队。不仅是足球,还不及欧美等发达国家的专业化项目。

其实专业队的模型也不是我们发明的,而是前苏联发明的。当时,苏联和西方全面对抗,当然要用体育来对抗。最好的舞台当然是奥运会。因为奥运会的创始人顾拜旦不喜欢“职业选手”,所以奥运会不允许专业选手参加比赛。

这时,苏维埃联邦召集了一些运动员,解决他们的生活问题,为他们提供了良好的训练和恢复条件,这些运动员的成绩很快,可以在奥运会上战胜大多数职业化水平。

这是专业运动员。也就是说,我是体育公务员。国家为了解决他们的生活、训练、恢复等所有后顾之忧,他们经常训练和比赛。

认真地说,职业运动员的成本一点也不低。以2002年进入世界杯决赛的中国男子足球队队长马明宇为例,他13岁时入选了四川青年队。那一年我拿了工资。他的工资和他工作了20年的父亲的工资很高。

现在说来,马明宇13岁,领着BAT普通程序员的工资。

本质上专业选手和专业选手没有什么区别。对于大多数职业化程度不高的运动,专业运动员对业余运动员给予低次元打击。

体操、射击、田径(前苏联)、游泳、冰壶等职业化程度不高的项目。

但是,专业化水平高,发展好的项目不一定能让职业选手获胜。

前两年有俄罗斯**《杀慕尼黑》。我觉得有很多朋友看过。俄罗斯男子篮球队在1972年奥运会上杀了美国男子篮球,打破了美国连续12次奥运男子篮球冠军记录。

**虽然很火,但实际参加奥运会的男子篮球是大学生对,参赛选手只有4人之后才进入专业队。

也就是说,前苏联是职业运动员(体育公务员、大学生选手)。足球也一样。前苏联也只在1956年和1988年获得奥运会男子足球冠军。

为什么你认为中国足球职业化之前是亚洲一流选手?

理由是当时亚洲足球的专业化还不太普遍。比如日本1992年开始职业联赛。韩国在1994年职业化了联赛。

之前,日本和韩国的球队都是企业足球队,是半生产率的选手,所以和完全脱离生产的专业选手相比有优势。

但是,随着日本、韩国和亚洲各国足球的专业化发展,与大众基础和项目的详细情况相比,中国人只喜欢足球,不太喜欢足球,也不得不承认不喜欢让自己的孩子练习足球。

我们还是发展中国家,社会医疗保障不如发达国家好。在这种情况下,让孩子走上“职业选手”道路的人不多。因此,推进职业化的好项目,我们的成绩都在下降。

不只是足球。篮球也一样。专业化时代也有姚明、易建联,但在职业化程度更深的今天,我们最好的运动员是周琦。去NBA照看净水器。

本质上,中国足球的职业化是成功的。成绩越来越差,不是因为我们没有进步,而是因为其他国家的进步幅度比我们大。特别是韩国和日本这两个亚洲唯一的发达国家。严格说来,我们和日本和韩国的足球成绩的差距实际上是社会发展程度的差距。

中国足球为什么那么臭?是因为技术,还是制度?

偏重一线队员,缺乏梯队机制

在热热闹闹的中国足球国家队与俱乐部队的背后,是沉默的青少年足球。不少从事青少年足球人才培养的官员与教练预言:中国足球输球的日子还在后面!他们表示,中国足球队输球并不可怕,只不过是输掉了今天;可怕的是,基于中国青少年足球基础连年萎缩的惨痛现状,中国足球可能输掉明天。

“我国至今没有青少年足球人才培养大纲。”重庆力帆足球俱乐部常务副总经理陈宏说,“如果我们不建立新的青少年足球人才培养机制,中国足球永远没有出路!”现在如果说中国足球这个项目“定了”,当然是危言耸听,但是,中国足球未来的一段路将越来越难走,并非悲观的判断。

事实上,中国足球最根本的问题,在于足球只是在国家队或者俱乐部一线队层面上“流行”。“流行”意味着被关注,意味着巨额投入,意味着热闹与风光。可是,在二三线乃至基层足球因为被忽视而每况愈下的背景下,一线队的“流行”,犹如建立在沙滩上的宫殿,投入再多,也难逃低水平循环的噩运。

人口基数虽大,足球人口匮乏

“十三亿人中间为什么就挑不出十一个踢球踢得好的?”每逢中国足球队战败之际,总有球迷发出这样的质问。但是,一些从事青少年足球训练工作的官员和教练表示,这种算法是不对的。应该问,十三亿中国人口中有多少足球人口?

据有关方面统计,1990年到1995年,我国青少年足球人数达到历史最高的六十五万人;2000年至2005年,则降至十八万人,而当前在中国足协注册的青少年足球运动员仅有五万多人。

相比之下,邻国日本人口仅有中国的十分之一,但有六十余万注册在案的青少年业余足球运动员。

2000年前后,足球学校如雨后春笋似的冒出来。如今,生源短缺已成了国内足球学校面临的最大难题。

曾在十年前担任重庆渝海足球俱乐部主教练的马渝昌回忆说:“当时暑假计划招三百人进行培训,结果一天之内就有五百多人报名。但是到2005年的时候,重庆市足协招夏训班,搞了三期,最多的一期二十多人,最少一期只有十来个人。”

完全走向市场,培训链条断裂

四年前,曾扬言要打造“百年俱乐部”的上海中远俱乐部与普陀区足协共建了一家青少年足球培训中心。四年后,中远俱乐部早已易主,而这家足球培训中心呢?“唉,这批孩子都‘失踪’了,他们都给浪费了……”普陀区足球学校校长隗礼让提起此事,满是遗憾。

在原有的计划经济模式下,青少年足球训练体制是一个线型培养和选拔体系。由国家拨款,确定编制,经过教练员首选,采用纯计划的组织形式进行。

推向市场后,这些都被打乱了。

中国不少足球俱乐部产权关系不明确,投资者频繁更换,他们多注重短期广告效益,较少注重俱乐部长远发展;足球产业开发不成熟,俱乐部收支失衡,拿不出资金投放到青少年梯队建设中。而一些俱乐部宁肯花重金去买“天价”球员,也舍不得在梯队建设方面投入。

选材质量有限,陷入恶性循环

国内不少足球学校仍然沿用脱离普通学校、集中训练的模式。陈宏认为,不少足球学校,其实是把家长管不住的孩子收进来,根本不是培养人才的地方。

“在足球职业化初期,是有一些家长去‘搏’的,花钱让孩子去踢球,希望培养出第二个范志毅。”沈雷说,“现在这样的家长越来越少了,尤其在大城市,没有几个家长愿意让孩子踢足球。”

“现在足球人才的选材质量大大下降,读书不好,放弃高考这条路,才去练足球。这样下去,中国足球会陷入恶性循环。”上海市普陀区体育局副局长杨建新说。

众多分管青少年足球训练的官员与教练均表示,从目前情况来看,“体教结合”是一条不错的路。重庆七中体卫艺处主任肖庆林强调:“中国青少年足球人才,绝对不能是读不了书才去踢球的人!”

不择手段,起点缺乏诚信

肖庆林有三十多年青少年足球人才培养经历,耳闻目睹了很多“怪事”:“中青队应该是1991年龄段,但是有一个绝对主力,现在已经二十一二岁了。”沈雷说:“假冒年龄已经成了我国青少年足球比赛的一个‘毒瘤’,要割除这个‘毒瘤’,难度很大。”

隗礼让说:“现在青少年足球训练、比赛非常急功近利,因为好的成绩决定了教练的工资、职称、奖金、位置……”锦标主义,以及锦标背后牵涉的巨大利益,导致不择手段,使少年足球原本的纯真与简单染上了不应有的虚假与污浊。

上海市足球协会青少年部主任玄刚说:“其实中国足协对青少年足球比赛中假冒年龄这一顽症,也是深恶痛绝的,但想不出特别有效的管理办法。现在普遍采用的是用测骨龄的方法来‘打假’,但测骨龄是一个选材的手段,而不是衡量年龄的办法,误差很大。”

金字塔塔基不牢,女足状况同忧

中国青少年足球告急!中国青少年女足更是岌岌可危!这是记者在调查中获得的一些令人心情沉重的数字:中国足球学校女生数量从最多时的一百五十人,降至五十人;有“足球之乡”美誉的上海市杨浦区,白洋淀足球场每年只能招到几个青少年女足选手。上海普陀区足球学校女足教练钱惠说:“现在要动员一个女孩子踢球太难了。泱泱大国,踢足球的女性才两千多人,而美国有上百万人。”

“下一个孙雯在哪里?”这是一个沉重得让人无法回答的问题,包括孙雯本人。“上个世纪八十年代的时候,国内女足选手很多,全国几乎所有的省、市、自治区都有女足队,下面还有梯队。”孙雯说。正是那个年代的良好基础,中国收获了女足的“黄金一代”。

2000年以后,中国女足跟男足一样,屡屡让国人失望。不同的是,男足让球迷愤懑,而女足留下的更多是一种心酸。

缺乏“精神”是现在中国女足输球的一个原因,但最重要的原因,还是中国女足金字塔的塔基不牢。中国女足重振辉煌的关键,在于中国足协要去精心播种,毕竟,“铿锵玫瑰”重新花开终需时日。

谁能客观评价下中国足球现状

中国足球遭遇目前这种尴尬局面,主要是因为足球的全民参与性不强、足球底层基础薄弱以及中国足协错误的培养模式,等三个方面的问题。

在中国,民众热衷于参加各种体育运动,但是足球却不在其中。这也就能够理解,为什么中国近13亿人口中能够出现众多出色的跳水运动员、体操运动员、举重运动员,他们纷纷在奥运会中夺取金牌。但是却不足以凑够一支能够在家门口击败比利时的足球队。

中国足球在中国备受关注,其中,男足据称是世界上获得支持最多的球队。同其他的奥林匹克项目相比,足球在中国并不是一个新鲜的事物。中国甚至在2500年前就已经存在了这项运动;中国足协在1924年就已经成立。

欧洲顶级联赛的赛事直播在中国也已经有许多年,切尔西同曼联等英超豪门也经常将夏季集训选择在中国。中国人通常喜欢足球,同时也爱观看足球,谈论足球,但是他们却不经常的参与这项运动,或者说,在足球这项运动中有着出色的表现。

中国国奥队目前已经在奥运会中被淘汰,他们在周三晚间0-3负于巴西;此前0-2败给比利时;1-1战平新西兰;这并不是一个体育强国所应该表现出来的水准。中国国家队同样在2010年世界杯预选赛中出局,他们在亚洲区预选小组赛中排名垫底。

或许,现在有人会指责我为什么没有注意到中国足球的成功。但是很抱歉,我现在已经记不清楚了,不过我同样能够清楚的意识到英国足球的弊端。中国足球同英国足球有许多相似之处;最新的国际足联调查中,中国有708.754名足球运动员;英国有738.800名,但是英国的人口仅为中国的1/26。

英格兰在国际足联目前的排名中位居第14位;苏格兰排名16;北爱尔兰排名32;威尔士排名51位;中国排名仅为97位,在乌干达和冰岛之间。女足的情况显得稍微好些,她们目前排名14,而且晋级奥运会女足1/4决赛。然而,目前的女足在90年代的辉煌之后,迅速的衰落;当女足在世界范围内逐渐成长的时候,中国女足球星们的影响力正在减弱。

中国足球为何出现目前的这种情况呢?据悉,在北京生活了将近20年的伦敦人罗文-西蒙斯知道其中的原委,所以我前往拜访了他。西蒙斯表示,"中国足协不重视业余足球,他们只是关注其中表现出色的球员。这样的政策,使得足球金字塔的底部过于狭隘。只要足协采用这样的做法,中国足球永远不可能取得成功。"

西蒙斯继续说道,"奥运会能够对中国其他方面具有促进作用,但是对体育运动的影响甚微。在民众里面产生效果,至少需要7年时间。这项赛事不会留下任何遗产,但是我希望在奥运会结束之后,会出现一次大规模的关于普通民众体育运动的辩论。"

我们谈到了西蒙斯在北京东郊成立的一个足球运动中心,孩子们可以周末在这里进行足球训练。西蒙斯最近写了一本书,他希望努力将这项世界运动带到占世界总人口1/5的国家。他的口号是"踢足球,学英语"这种带有教育意味口号,能够让更多的孩子和家长参与其中。这种独特的方式,能够让更多的人们学习英语的过程中,爱上足球这项运动。

西蒙斯作为一个留学生在1978年来到北京,他惊讶的发现,当时中国没有一家独立的足球俱乐部,而且未经过批准10人以上的集会是被禁止的。西蒙斯同他的朋友说服当地人和其他的一些留学生,一起参加友谊赛。他们的第一支球队叫做"大鼻子队",这个名字来源于中国人对西方人的戏称。这项早期运动举办的十分成功,直到1994年中国足球职业化开始。

西蒙斯在开始的那个赛季是北京一支球队的左边锋,那个俱乐部依然延续至今。如今西蒙斯是北京电视台英国足球的主播,他希望能在更多的时间参与到这项活动中来,他也希望能有更多的中国人能够参与其中。2001年,他组建了一支业余足球俱乐部万国群星足球俱乐部。

俱乐部的官方网站目前有6万多注册会员,1万多正式会员,2000多名孩子在这里接受过训练,拥有20多名全职人员。每周有100支球队在10个联赛中同时进行比赛,每年包括三个赛季。这支俱乐部当初成立的时候,全部都是外国人,如今也出现了中国人的身影,而且占到了50%。

不过西蒙斯表示这一切并没有得到中国足协的帮助,因为中国足协不认可这项赛事,西蒙斯表示,从一个官僚机构的角度来看,他和他的两个搭档组建起来的联赛更像是一个"合资企业",而非一个体育联盟。西蒙斯现在面对的挑战是说服当局欢迎这项组织,但是这并不容易。北京的高尔夫球场甚至比全尺寸的足球场还要多很多。

西蒙斯表示,"在这里真正成长的是篮球,NBA扼杀了英超联赛。他们在中国的市场运作显得更为高明。但是这里依然有许多潜力可以发掘,这也正是我保持乐观的理由。中国大约有160座城市,多大1亿人口。"如果同他所言,那么一切皆有可能。不过,足球的确能够改变中国人的生活方式。

最后,马特-斯莱特表示,要想彻底彻底改变中国足球,就要提高工作效率以及聘请更多的外国教练,培养更多有着良好技术的球员,这样才能够使中国足球在世界赛事中取得成功。

从局部到整体,足球职业化背景下鲁能青训咋样呢?

1992年红山口会议被看作是中国足球职业化的开端,1994年甲A联赛职业化开始,2004年甲A联赛改制为中国超级联赛。山东鲁能泰山足球学校早在1998年就开始筹建,正式成立于1999年,在成立20多年的风雨历程中鲁能足校为中国足球培养了数百名优秀球员,也算是见证了中国足球的青训发展和职业化。

张海涛,1970年出生于山东济南,1994年年仅24岁的张海涛因伤退役,后来张海涛投身于教练事业,参与筹建了鲁能足校的选址招生等一系列工作,曾经担任过中国女子国家足球队的主教练。作为一名球员、一名教练,张海涛对中国足球无疑是相当了解的,在本期的《鲁训侃球》节目中,张导就在中国足球职业化背景下,将中国青训尤其是鲁能青训的发展为我们娓娓道来。

在足校和职业俱乐部青训出现以前,为中国足球培养后备人才的方式和其他项目并无二样——体工大队。每个足球发达的地区,比如山东青岛、济南,都有业余体校的存在。而体校的教练会到学校里去挑选有潜力并且对足球有兴趣的孩子参加业余训练,被挑选出来的孩子中身体素质优秀或者球性突出的球员进一步会晋升到省队(也就是体工大队)里面。

在体工大队有两种队员,一类是领工资有编制的正式队员,而另一类是掏钱的非正式队员。不光如此,对于那些没有被体工大队选上的球员,不仅失去了在体育方面前进的道路,业余体校频繁的专业训练也会使球员荒废了学业。这种模式以行政领导为主,依靠财政拨款,忽视了足球发展的内在规律,缺少力度较大的激励机制,使得中国足球的发展极为缓慢。

鲁能足校成立于1999年,在筹建的过程中同样遭遇了很多困难。桑特拉奇推荐来的可可维奇为足校的建设指明了方向,但是在实际执行中各种资源的匮乏让张海涛指导等人遭遇了诸多困难。场地是最大的难题,整个鲁能足校在建设初期只有两块场地:如今依然存在的1号场地和以前老校门左侧的沙土场,1号场地的草坪作为训练场地是极其不合格的,沙土地就被划分成好几片区域,并成为小球员训练的主力场地。每次训练后为了下次的训练,还需要有工作人员人工找平。

另一个让张海涛指导印象深刻的细节就是场地画线,当时场地只有外界,人工画线也是歪歪扭扭。具体到细致的训练,都需要教练员用牌子把训练场地给摆好。现在我们不仅有专业的天然草皮和人工草皮,多块场地还经过了FIFA场地质量认证。而且我们的场地线不仅仅是标准的场地划线,还分了非常非常多的区域,实际上这是一种非常大的变化,有硬件方面的、更有理念方面的。

中国地大物博幅员辽阔,各个地方都在上千年的传承中形成了自己的独特的文化烙印,足球亦不例外,早年间的南北派足球之分便是一种体现。过去的南派足球以广东、上海为代表,南派足球比较注重细节和脚下技术,南方球员的身材相对弱小,他需要通过技术在场上取得优势;北派足球以山东、辽宁和北京为代表,北方球员的身体素质较好,打法就粗犷一点,身体利用的程度就多一点,可能逐渐地形成某个地域的一些特长。

但随着现代足球的发展,尤其是职业青训的兴起,每个足校都开始面对全国招生,不同地区的球员接受统一风格的足球培训和食宿条件,球员的身体素质和技术差异被无限缩小。

而且现代足球就是要将各种技术特点糅合在一起,正因这样才有如今欧洲足球和南美足球的对比。南美足球也是讲究技术,欧洲国家身体和组织更好。以五大联赛为代表的欧洲最高水平足球都是身体技术结合。现在足球的球员模式化比以前明显了很多,因为追根究底足球还是一种整体运动。

许多人说鲁能足校虽然培养了很多职业球员,但是在顶尖球员的培养上却一直匮乏。其实鲁能青训面临的困境也是中国足球面临的困境。里皮曾经说过:青训方面中国与欧洲最大的差距,就是缺少国际大赛(高水平比赛的)的历练。欧洲年轻球员亮相大赛时间通常较早,丰富的高质量比赛有利于球员成长;而中国年轻球员缺乏比赛经验,这限制了他们的发展。

鲁能青训的最大弊端,那就是年轻球员缺少大赛的历练。以韩鹏、周海滨、王永珀等人为例,鲁能青训建校初期培养的球员质量出色,当时一线队的前后两任主教练涅波和图巴敢于使用年轻球员,让他们在顶级联赛和亚冠比赛中早早就得到大赛的历练。看起来他们是牺牲了亚冠成绩甚至是联赛成绩,却为鲁能培养了一批高水平的主力球员,这也是鲁能在那几年成为中超霸主的根本原因所在。后来的1993一代也算是在职业生涯关键的涨球时期经历了中乙的磨炼。

另一方面是鲁能培养的球员个人特点不够突出。青训应该针对球员的个人特点设计他的训练内容,把球员的个人特点根据场上的位置捏合到一个整体上,从而发挥他在球队中最大的作用,形成一个整体与个人相结合的足球。

从众心理的从众弊端

1、从众带来的个性消失。

新世纪年以后,现在的家长都开始重视特长了,因为大家都在学,而且大有不学就落伍的感觉,于是乎也不管孩子是否适合或者有天赋,什么英语、足球、跆拳道、围棋......,什么都学,有的孩子甚至在一年内学了6种特长,业余时间被剥夺不说,连正规的文化课都没学好,结果想弄些个性,却什么也不精。这就是这种从众的心理,造成的个性消失,不仅过去发挥作用,现在也在发生作用,估计以后也逃脱不了。

2、从众的心理个人获得了匿名感。

从众的心理在群体高度一致性的基础上使个人获得了匿名感,因此个人做事会无所顾忌。这种情况通常会发生在做一些违背原则的事情时出现。过马路红灯亮时,本来还打算遵守交通规则等绿灯亮时走呢,但是发现闯红灯的人越来越多,于是便有了大家都闯,自己一个人也没什么大事的想法,也就无所顾忌了;很多像随地吐痰、贪小便宜、不遵守公共规则等很多现象,都是这种从众的行为,导致很多不文明成为了一种屡禁不止和社会现象。

3、从众的心理给个人带来了淹没感。

从众的心理因为群体的共同行为给个人带来了淹没感,扼杀了创新的勇气和锐气。“少数服从多数”,是我们在选举或者决策中经常会遇到的方式,从课堂上的发言到开会时的表决,从思维的定式到惧怕风险的承担,无一例外的都有从众心理在作祟。这种心理有的是因为利益、有的是因为怕出风头、有的是因为要明哲保身,有的是因为害怕承担责任。而这一切最终的结果就是将本来刚刚萌发的新思路和新观点活活扼杀在萌芽状态。也正是因为这种心理的影响,减少了社会的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