鸭仔体育网

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综合体育

文章内容

奥运会夺冠家人庆祝图片-奥运会夺冠家人庆祝

tamoadmin 2024-08-15
1.全红婵被捧上神坛后,家中大门紧闭,得知真相后,为什么网友怒了呢?2.奥运冠军的故事3.孙颖莎夺冠家人的反应4.伦敦奥运会中国金牌得主奖励多少钱,所以奖励都算

1.全红婵被捧上神坛后,家中大门紧闭,得知真相后,为什么网友怒了呢?

2.奥运冠军的故事

3.孙颖莎夺冠家人的反应

4.伦敦奥运会中国金牌得主奖励多少钱,所以奖励都算

全红婵被捧上神坛后,家中大门紧闭,得知真相后,为什么网友怒了呢?

奥运会夺冠家人庆祝图片-奥运会夺冠家人庆祝

全红婵能够在东京奥运会上取得这样的佳绩离不开一位教练的指导,他就是全红婵开始跳水梦想的地方。全红婵离开湛江体校之后,在广东跳水队呆的时间最长,而在全红婵夺冠之后很多人在回忆起全红婵的成长经历时都提到了何威仪教练,何教练之于全红婵就是她体育事业上的父亲。

从全红婵进入国家队到参加东京奥运会,这期间何教练还是一直陪伴在全红婵的身边。2020年奥运会选拔赛之后,何教练接到了来自北京的电话,她的爱徒全红婵成功入选了奥运会参赛人员的大名单,知道这个消息后的何教练欣喜若狂。

东京奥运会女子10米跳台决赛,中国代表团年龄最小、年仅14岁 的跳水小将全红婵,在比赛中以466.2分 夺冠。2014年的夏天,全红婵在湛江市体育运动学校,开始了她与跳水的“旅程”。

在这座封闭式管理的学校里,年仅7岁的她,每天需要用三四个小时练习跳水 。对于很多孩子而言,刚接触跳水时,从高处入水最需克服的就是恐惧感,全红婵也是如此。为了克服恐惧,她用了“最笨”的方法——多练。

全红婵的启蒙教练郭艺称,在平日的训练中,全红婵会经常为自己加码 。如果跳下来发现动作没做好,她会自觉地回到台上继续跳,直到觉得可以为止,从不喊累。

中国跳水梦之队还是那么强,丝毫没有让人失望,年轻的运动员们还是那么给力,尤其是张家齐,陈芋汐和全红婵。14岁的全红婵在女子跳水比赛中,拿到了三局满分的成绩,直接锁定了冠军,而她背后的故事更能打动人,出生平凡,但是非常努力。好在这一次她成功了,她的生活也随之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

自从她夺取冠军之后可谓是一战成名天下知,在她成为奥运冠军之前根本没有人听过这个名字,而当她一战成名之后瞬间无一不知无人不晓,无论是我国央视还是东京奥运会官方都有直接点名表扬她的。

很多人也都称她为跳水“天才”而央视表示不能只用一个天才来概括她事实也确实如此,都说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没有私下刻苦的训练便不会有她今天的表现。

据了解全红婵在平日训练的时候表现得十分刻苦,就连她的教练都表示本身全红婵就具有很好的先天条件,她的手状可以很好地压住水花而她自己本身训练也十分刻苦每天最少完成四百跳的训练,而她之所以如此用力的训练都是因为她有一个出身并不好的家境。

在比赛场上,陈芋汐和全红婵可能是竞争者,因为她们都是中国跳水队的一员,差不多的年纪,同样高超的水平,都可能成为中国的跳水女神。不过私下里的她们其实是非常要好的朋友,因为都是从小离开家,开始训练生活,彼此间的陪伴胜似家人。都是十几岁的年纪,平时的爱好就是互相打闹。

奥运冠军的故事

2012年7月28日,伦敦奥运会拉开帷幕。奥运赛场上,产生了一枚又一枚金牌,一个又一个奥运冠军。每一个冠军站在领奖台上,都引发人们无数的艳羡和感慨。然而鲜花和光环的背后,不仅仅是他们的汗水和泪水,更有一个个默默无闻坚定支持他们的父亲母亲。

 当别的孩子依偎在父母身边撒娇时,他们的父母却要忍着长年无法见面的想念之苦;当他们的父母忍受病痛折磨时,却仍要瞒着孩子,不愿他们为自己担心;而当他们身处非议与指责的风口浪尖时,仍是父母坚定地站在他们身后,为他们疗伤,成为他们安歇的港湾。

 这就是奥运英雄的父母,他们比一般的父母付出更多,舍弃更多,唯一希望得到的,就是孩子能够健康、开心地生活。本期,我们特别搜集和整理了多位奥运英雄和父母之间的感人故事,让我们看看,到底是怎样的付出与割舍,才成就了一个个优秀的运动员…… “他努力了,如果有一天他不再优秀,希望大家可以原谅他”起跑—跨越—摔倒,伦敦碗110米栏比赛现场突然发生的一切,让刘学根夫妇有些措手不及。

 “翔翔……”妻子吉粉花情不自禁唤出儿子刘翔的小名,随即,眼泪汹涌而出。而刘学根指间的香烟掉在了地上……这一天是2012年8月7日,上午10点45分,身在伦敦的刘学根夫妇正在观看儿子的比赛,但儿子却又出“状况”了。

 4年前,同样是在110米栏的比赛现场,儿子因伤退赛。后面的故事,几乎所有人都知道,错愕、同情、口水、质疑和谩骂久久未能平息。儿子退赛后的第12小时,刘学根见到了他,他正趴在一张平板椅上做治疗,表情痛苦。刘学根走上去,拍拍他的后背,儿子回头看了父亲一眼,又把头深埋下去,仿佛在抽泣。没有交流,但刘学根知道,这将是他们一家人难眠的夜晚。

 如今,4年过去了,刘翔竟然摔倒在比赛现场。想想上次儿子埋头哭泣的情景,刘学根突然有些害怕去面对。可这么多年,儿子其实已经很努力了,刘学根觉得,于心来说,该是无愧的。

 北京奥运会退赛后,有一段时间,刘翔曾对自己的运动生涯有过重新的思考,他与刘学根进行过一次长谈:“爸,我不想练了,退役算了。”少顷,他又开始分析保守治疗和手术治疗的利弊。看在眼里的刘学根明白儿子承受的压力和他心里的苦闷,这让做父亲的他心里沉甸甸的。

 最终,刘翔还是选择了“一条压力更大的路,他没有回头”,从来不愿挨刀的他给教练孙海平打了个电话:“师傅,我想彻底治好这个伤,我决定手术。”那一刻,刘学根看到了儿子眼神中的坚定,同时又有些心酸:“我只是个平凡的父亲,想给孩子最好的呵护,让他不受伤害。可就是这么简单的事情,我却做不到。”经过伤后107天漫长等待,刘翔前往休斯敦进行手术。

 “小家伙特别开心,他知道自己会完全康复,所以他刚才还抱拳谢谢所有人。”刘学根和所有前往送行的人一样,期待手术能够让儿子的伤病彻底治愈,也能够去除他心里的阴影。母亲吉粉花怕是最高兴的人,“我盼望这天已经很久了。终于可以天天和儿子在一起了……”号称和儿子穿的是母子装的吉粉花,将赴美全程陪同儿子。手术时间定得匆忙,决定让吉粉花陪同前往是一周前才决定的,“为了陪儿子,再大困难、再多的事情我都能扔下。”吉粉花的箱子里有不少东西是为儿子准备的,八角、桂皮、各种煲汤的中药材以及瓶瓶罐罐的调料……为了当好“大厨”,吉粉花很是下了一番苦心。她心疼儿子,更珍惜这朝夕相处的日子。吉粉花疼爱儿子,当年,就是因为心疼,她不赞同儿子练体育。“翔翔的成绩一直是班里前三名,我觉得今后考个名牌大学没什么问题。”作为传统的上海女子,平平安安地同家人过一生,曾是吉粉花最大的幸福。

 最初,高难度和高运动量的训练让小刘翔经常练到吐,晚上躺在床上,膝盖内侧被栏架磕破的伤口总会隐隐作痛。一次比赛中的意外扭伤,令吉粉花下定决心让儿子做回“正常人”。不久后,刘翔背着书包,离开了训练基地。但教练孙海平不忍心看到刘翔这样一名大有前途的运动员,半途而废。

 “那天雨很大,我领着翔翔到孙海平教练给联系的华山医院去看膝伤。刚一下车,就看到孙教练打着伞在车站接我们,他还忙着帮我们办复查手续……”就这样,孙海平用他的真心唤回了一颗明日之星。

 就像当年父母给刘翔取名的寓意,刘翔真的“展翅高飞”了,2002年,他在釜山亚运会中拿到金牌。那时,刘翔和父母还住在上海真北路的弄堂里,老邻居们张罗着在居委会摆了两桌庆功酒。每家出一个菜,懂电工的还在门口拉上两盏小灯,二三十个人在一块儿喝着老酒、吃着小菜、谈论着刘翔。“现在,要见到刘翔,难啊!从小看着他长大,那时候我们就觉得他是个懂事又有出息的孩子,老刘真是好福气。”那场面,仍令刘学根和吉粉花难以忘怀。

 老刘的确是“好福气”,刘翔之后多次在国际大赛中取得不俗的成绩。可外人看到的都是刘翔给刘学根夫妇带来的荣耀,谁又能真正体会到,夫妇俩这些年对儿子的牵肠挂肚,还有那种荣誉里夹杂着的担忧与心疼。

 尤其是2008年北京奥运会后,质疑、讽刺、辱骂的口水曾让退赛的刘翔一度身处漩涡之中,刘学根夫妇跟着儿子,一起承受了太多。 “现在刘翔是国家的儿子,等奥运会后才能还给我。如果有一天刘翔不再优秀,希望大家可以原谅他。”吉粉花面对媒体曾说出这样的话,让人心疼又心酸。

 4年过去了,脚伤时好时坏的刘翔“能否最终走到理想的结局,没有人知道”,这是教练孙海平的忐忑,也是刘学根夫妇的忐忑,但他们却发现,相比周围的人,儿子的决心越发坚定起来。

 2009年9月20日,刘翔在上海黄金大奖赛上以13秒15的成绩夺得亚军,宣告自己的归来;2010年初的多哈室内世锦赛,脚伤的反复让刘翔和师傅始终处于无奈的状态,但他还是告诉所有人自己夺冠的决心没有丢;室内赛战绩不佳的刘翔在上海钻石联赛同样没有出色的表现,13秒40的成绩第一次不敌队友史冬鹏。然而,在随后的广州亚运会上,当人们以为刘翔雄风不再时,他又以13秒09夺冠。为了能够回到巅峰,很多人难以想象刘翔的付出。他在2011年室内赛季结束后,又选择了更改起跑方式,从八步改为七步上栏。“这是一次,但是刘翔不愿意错过任何一丝机会。”

 在刘翔摔倒在伦敦奥运赛场之后,吉粉花做客国内某网站访谈时,说:“他已经努力了,希望大家都要原谅他。”这是一个母亲的偏袒吗?不,它应该是藏在一个母亲内心最深处的“心里话”,她要的不是冠军,而是一个健康快乐的.儿子。

 8年,坚守善意的谎言

 “人生的路线图完全取决于自己内心的选择,什么样的路线都要靠自己去走完!”吴敏霞在微博个人介绍中写下这样一行文字,为梦想她坚持了又一个4年。但她怎么会知道,为了她的梦想,父母竟将“善意的谎言”坚持了8年。用父亲吴珏明的话说:这是让孩子放心的最好方式,毕竟,孩子也不容易。

 从2004年参加雅典奥运会开始,吴敏霞已经连续3次入选奥运跳水队阵容,这是这个家庭最引以为豪的事情。但吴珏明夫妇一想到女儿一个人扛着那么多事情,心里总会不自觉地疼。“妹妹懂事,电话里总是只讲好的,有时明明碰到困难,也会告诉我们一切都好。世上哪个做父母的不担心孩子?但她既然不说,我们也不问,只是嘱咐几句,尤其要她照顾好自己的身体。”“妹妹”是全家人对吴敏霞的昵称。

 父母都非常爱这个懂事的孩子。这些年,虽然吴敏霞回家的日子屈指可数,可父母还是把家中唯一一间朝南的卧房留给了她。舒服的公主床、宽敞的大衣柜,还有飘窗外一览无余的好风景,每天都在苦等主人回家。卧室里,除了一张放大的肖像照片,其余的装饰品就是吴敏霞亲手绣制的十字绣。床头正中央,一个绣有“感恩母亲”的抱枕是吴敏霞送给妈妈的礼物。每次看到这些十字绣,妈妈就像看到了她。

 在朝南的书房里,吴珏明专门请人订做了一排展示柜。隔着玻璃,满满的奖牌和奖杯承载着吴敏霞跳水生涯的荣光,每一件都是一段故事。女儿不常回来,吴珏明就时常到荣誉柜前看一看,那里记载着女儿这些年走过的路。为了能让吴敏霞全身心地进行训练和比赛,吴珏明夫妇很少跟女儿说家里的事,女儿已经那么懂事,他们又怎么忍心再给她添负担。

 有一次,吴珏明因为身体不适住进了医院,夫妻俩商量好要对女儿“封锁”消息。可吴敏霞几次打电话回家都是妈妈接电话,而爸爸不是“加班”就是“工作应酬”,吴敏霞最终拨通爸爸的手机。躺在病床上的吴钰明强打精神,说自己“正在外面忙”,听父亲在电话那端平安无事,吴敏霞这才安了心。

 这样的“虚惊”不止一次。吴敏霞的外公外婆去世的时候,吴珏明也没有告诉女儿,“可孩子好像有预感一样,打来电话问我们老人好不好,我们只能硬着头皮说‘好好好、一切都没有问题’。”不仅如此,就连8年前自己患了乳腺肿瘤,一直都在化疗的事实,母亲朱金妹也没有告诉吴敏霞,只是说自己得了乳腺增生。

 当真相变成一种伤害的时候,我们便没有第二种选择。吴珏明夫妇也是如此,他们只能一次又一次选择“谎言”。这着实不是件容易的事儿,但吴珏明夫妇坚持了8年。吴珏明说,这些年家里人都养成了24小时开机的习惯,无论任何时候,他们都会把手机带在身边,生怕漏掉了吴敏霞的电话。“其实妹妹电话打得不算太多,她训练忙,也怕说多了我们会担心,这些我们都明白。但只要联系,我们都开心。”

 伦敦奥运会之前,吴敏霞胯骨关节的伤势有反复的迹象,每天都要接受针灸治疗,她打电话的频率更少了。吴珏明知道,女儿是怕他们担心。那段日子,吴珏明总觉得心里有什么事情放不下,对他而言,和金牌相比,女儿的身体才是第一位的。

 2012年5月的一个下午,吴敏霞意外地回了趟家,是为了参加一次会议。吴珏明只记得,女儿回家倒头就睡。几个小时后,又收拾好行李出发了。一直到送女儿出门,夫妇俩什么也没有问,嘴边有好多话都被硬生生咽了回去,他们怕问多了给女儿添负担。女儿走后,吴珏明打开电脑在女儿的微博上找寻蛛丝马迹,尽管知道找到的希望不大,但他还是想去看看,就图一个心安。 7月24日抵达伦敦后,吴珏明夫妇被赞助商带着看了不少景点,但一路上,却有些心不在焉,他们心里一直想着女儿。有几次,走到某个景点的时候,吴珏明就想:如果女儿在身边该多好。但随即他就笑起了自己,这么多年,他们早已经明白,女儿并不完全属于他们,“享受天伦之乐这种事情,我不去想更不敢想”。伦敦时间8月6日,吴敏霞在女子三米跳板决赛中发挥出色,以414分的成绩摘得奥运冠军奖牌。与此同时,她也得知了父母8年来所坚守的“善意谎言”。

 “谎言”背后的无奈大概只有吴珏明夫妇自己懂,但他们始终相信:这是让孩子放心的最好方式。

 分离,让思念和等待成为主题

 分离,要么让人依依不舍,要么让思念更加浓重。对于这些长年封闭训练的运动员来说,与家人的分离是必然的事,并且一分就很久……这是60多岁的李相民第一次出国,他要去见两年未曾谋面的女儿。他拾掇好割下不久的麦子,从河南省平顶山市的一个乡村出发,目的地是伦敦。他的第五个女儿李雪英首次代表中国,参加举重女子58公斤级的比赛。李相民的四女儿李雪久也曾是举重世界冠军,后来因为伤病,没能参加奥运会。

 “姐妹俩都一样,比赛之前从来不给家里打电话,怕家里担心。她们感情好,有什么事,雪英都会跟姐姐说。” 2012年的全国锦标赛上,李雪英以超世锦赛冠军13公斤的优异成绩夺冠,并拿到了伦敦奥运会的入场券。姐姐未能实现的梦想,在李雪英身上变成了现实,这大概就叫梦想的延续吧,这让一家人都感到欣慰。李相民已经有1年多没有见到小女儿了,只在一个月前通过一次电话。电话里,女儿告诉他:“没什么事你们就别给我打了,我有事或者想你们了,就会给你们打电话。”平时,李雪英几乎一直关机。李相民不敢给女儿打,怕影响她的训练。

 李雪英知道,“父母其实也挺想给我打电话的,却一直没打,能够忍到这个份儿上,我也只有靠出好成绩来回报他们了。”7月31日,李雪英破奥运纪录,以总成绩246公斤在58公斤级女举项目上勇争桂冠,摘中国第8金!

 赛后,李相民接受访时,一谈到女儿便热泪盈眶。“我们家雪英已经快两年没有回过家了,却一直往家里寄钱。”当被问及最想跟女儿说什么时,李相民声音哽咽着说:“闺女,赶紧回家吧,爸爸不需要你寄钱,就希望能见到你。”也许只有老人自己知道,思念在心里潜藏了多久?伦敦当地时间7月31日晚,奥运会男子举重69公斤级决赛中,林清峰为中国再拿下一块金牌。

 今年23岁的林清峰出生在厦门一个清贫之家,父亲林志仁是搬运工,母亲叶雀则做钟点工。林清峰每次试举之前,母亲叶雀就会默默地站起来,走到客厅旁小屋的神龛前“拜拜”(闽南语,拜神),为儿子祈福。

 林清峰夺冠后,几个月来都吃不好睡不好的叶雀兴奋不已,她在家里等着儿子,希望儿子能早点回来,为他做顿好吃的。因为每次看到儿子为了保持体重吃得很少,连“喝水都只敢用舌尖轻触”,她就特别心痛。

 而林志仁除了要杀鸡宰鸭好好庆祝一番之外,还有一个心愿,那就是让全家人补照一张“全家福”。林清峰练习举重这10年来,和家人聚少离多;最长一次有6年半没有见面,以至于在第十届“全运会”比赛时,林志仁竟然没有认出上场的是自己的儿子。照一张全家福本是件容易的事情,但它却成了林志仁的心愿,不难想象,这心愿里装着多少林志仁对儿子的想念。

 这些冠军们与家人的故事,带给我们很多感动。冠军的运动员生涯会结束,但亲情故事却永远不会终止,因为在父母眼中,他们不仅仅是冠军,更是自己最亲最爱的孩子。

孙颖莎夺冠家人的反应

孙颖莎夺冠,父母二人不禁流下眼泪,为女儿的出色表现大感骄傲的同时,亦默默地承受一切,他们的默默付出终有回报。

2023年5月28日晚,在南非德班进行的2023年世界乒乓球锦标赛女子单打决赛中,祖籍衡水市故城县的乒乓小将孙颖莎以4:2击败队友陈梦,获得个人首个世乒赛单打冠军。消息传来,家乡的父老乡亲们都为之喝彩,爷爷孙金斗也表示深感骄傲。

当日晚6时30分许,家住故城县房庄镇西孙庄村的孙金斗早早守候在电视机前,等着收看孙女孙颖莎的比赛直播。晚7时许,女单决赛开局,看到孙颖莎面对队友陈梦,孙金斗忍不住为孙女捏了一把汗。第一局,陈梦以11:5率先拿下,孙金斗的心像被揪起来一般,他紧攥拳头,目光锁定孙女,紧盯她的每一个动作。

第二局,孙颖莎开局落后,孙金斗的心再次提了起来。当看到孙颖莎很快将追至8:8,此后更是一鼓作气连拿3分,孙金斗紧张的情绪慢慢舒缓下来。接着孙颖莎占据场面上风,以11:7、11:7再胜两局,虽然第五局陈梦以11:7扳回一城,但孙颖莎在第六局重新调整,以11:6锁定个人世乒赛单打首冠……

结果一出,孙金斗长舒一口气,“我孙女终于获得个人首个世乒赛单打冠军!颖莎,你为国争光,爷爷为你骄傲!”同一时刻,孙金斗的手机响个不停,孙颖莎的父母及亲属们纷纷在家族微信群内表达喜悦之情,大家都为孙颖莎的胜利感到开心。

孙颖莎早年经历:

出生于2000年的孙颖莎,5岁开始学乒乓球,小学三年级时参加省体育局乒乓球苗子比赛,得了第一,开始崭露头角。2012年,孙颖莎正式调入省乒乓球队,成为一名正式球员。2015年底,她进入国家乒乓球二队,2017年1月份进入国家一队,同年获得国际乒联日本公开赛女单、女双冠军。

2018年,她获得雅加达亚运会乒乓球女团冠军、混合双打冠军;同年获得青年奥林匹克运动会女单、混合团体冠军。2019年,获得亚锦赛女单冠军、世乒赛女双冠军和世界杯女团冠军。2020年,获得女乒世界杯女单亚军。2021年,获得2020年东京奥运会女单亚军、女子团体冠军。2023年,获得世界乒乓球职业大联盟(WTT)新乡冠军赛女单冠军。

伦敦奥运会中国金牌得主奖励多少钱,所以奖励都算

据说今年国家是奖励50万,当然他们得到的不只是这些,易思玲夺冠后她家乡不是放鞭炮庆祝吗?她的家人也会被领导慰问啦。一般来说,奥运冠军会得到所在省队的表彰,甚至是市里县里也会奖励他,有些企业也会给的。像当年郭晶晶夺冠,保定市就奖励了她一套别墅。